导图社区 中药化学之香豆素
大学中药化学,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在7位有含氧官能团取代;(依据a-吡喃酮环上有无取代,7位羟基是否和6、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成呋喃环、吡喃环)。
生物碱思维导图,包括乌头生物碱、马钱子、洋金花、汉防己、黄连生物碱、苦参、麻黄等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与鉴别方法。
基本母核 2-苯基色原酮,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及C3-C6-C3单位组成的化合物。
中药化学涉及的各个化合物鉴别反应汇总。糖和苷类的检识:a-萘酚乙醇+浓硫酸→两液面间有紫色环→含有糖或苷类、菲林反应(含有硫酸铜的Naoh溶液,深蓝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中药化学
香豆素类
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在7位有含氧官能团取代
结构和分类
(依据a-吡喃酮环上有无取代,7位羟基是否和6、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成呋喃环、吡喃环)
1. 简单香豆素类
只在苯环一侧有取代,且7位羟基未与6或8位取代基形成环,如七叶内脂
2. 呋喃香豆素类
7位羟基和6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物形成呋喃环,如补骨脂素
3. 吡喃香豆素类,天然少见
7位羟基和6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物形成吡喃环,如紫花前胡素
4. 其他香豆素类:如双七叶内脂
理化性质
一、 性状
1. 游离香豆素类多为结晶性物质
2. 分子量小的多具芳香气味与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且具升华性
3. 香豆素苷类一般称粉末或晶体状,不具挥发性,也不能升华
4. 紫外光照射下,多显蓝色或紫色荧
二、 溶解性
游离态亲脂不溶于冷水,成苷亲水,可溶于水,且可溶于甲醇、乙醇中
三、 内脂的碱水解
1. 碱性开环
具有内脂结构,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然后其溶液经酸化至中性或酸性即闭环恢复为内脂结构。但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开环产物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衍生物则发生双键构型的异构化,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衍生物,此时,再经酸化也不能环合为内脂
2. 酸性闭环
若在酚羟基的邻位有异戊烯基等不饱和侧链,在酸性条件下能环合形成含氧的杂环结构呋喃环或吡喃环
四、 显色反应
(1) 异羟污酸铁反应
鉴定香豆素
红色
(2) 酚羟基反应
鉴定含酚羟基
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3) Gibb’s反应
C6位无取代基
蓝色
(4) Emerson反应
五、 双键的加成反应
在控制条件下氢化,非共轭的侧链双键最先被氢化,然后是和苯环共轭的呋喃环或吡喃环上的双键氢化,最后才是C3-C4双键可与溴加成生成3,4-二溴加成衍生物,再经过碱处理脱去1分子溴化氢,生成3-溴香豆素衍生物
六、 氧化反应
香豆素类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根据极性的不同
提取香豆素的主要方法
2. 碱溶酸沉法
利用内脂结构,遇碱开环,遇酸闭环
严格控制条件温和,碱浓度不可过高,加热时间不可过长
3. 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具挥发性
结构易变,已少用
香豆素类的分离
色谱分离方法
1. 有柱色谱
2. 制备薄层色谱
3. 效液相色谱
4. 香豆素苷类的分离可用反相硅胶柱色谱
香豆素的理化检识
荧光:紫外光365mm照射下显蓝色或紫色的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