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几何图形初步两部分内容,结合导图复习更有效率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七上数学2
3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等式
判断一个数或者一组数是否是方程的解,1看未知数是否一致2将其带入方程两边看两边是否相等。
3.1.2等式的性质:性质1+性质2
性质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
两个常用的性质:1、对称性:若a=b则b=a 2、传递性:若a=b,b=c 则a=c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移项+合并同类项【由简到易】;解方程步骤
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加括号。
步骤2:去括号—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顺序,依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法则(不要漏乘括号里的任何一项,不要弄错符号)
步骤3:移项—等式性质1(移项要变号,不要丢项)
步骤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ax=b(a≠0)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步骤5:系数化为1—吧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a≠0),等式性质2,(不要把分子和分母搞颠倒)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步骤
审
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
用x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其他的未知数用含x的整式来表示
列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
解所列出的方程,求未知数的值
验
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答
写出答语
列方程时单位要统一,还要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问题—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解答
1、利用方程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字母——把方程的解带入到方程中,把方程的字母看做未知数进行求解,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5=0的解是x=-2,求a的值
2、含有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将小数化为整数,是对分母含有小数的项的恒等变形(找最小的数,然后每一个数都扩大相应的倍数,10倍,100倍或1000倍)
4几何图形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几何图形:长方体、圆柱、球、长方形、圆、线段、点、三角形···
展开图
4.1.2点、线、面、体
4.2直线、射线、线段
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相交、交点;中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距离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无端端、无方向、无长短
射线
:直线上一点和他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表示方法
用他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
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特点
一个端点、有方向、无长短
线段
直线上两点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两个端点、无方向、有长短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4.3角
4.3.1角;角的表示;度分秒转化;
1°=60′ 1′=60″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 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4.3.3余角和补角概念; 性质
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余角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补角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1、钝角没有余角 2、互为余角、补角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如∠1+∠2+∠3=180°,不能说∠1、∠2、∠3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补角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计数问题
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线段的条数为(n-1)+(n-2)+……2+1=n(n-1)/2
从某点出发引出n条射线,共有角的个数为n(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