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我们来观察这几种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联系?(出示图7)师:看,我们不管借助什么学具来计算,都是先把2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再把5个一跟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是不是感觉很自豪?想不想再挑战一下自己?
这是一篇关于认识钟表的思维导图。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整理观察,根据生活需要,按标准分类,联系生活,在对比中观察,体会分类意义,尝试分类,明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等。
找找周围的数课程梳理,包括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全课总结、回顾整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一)自主探究: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1.解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预设:12+3=15(只) 追问:能告诉大家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1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合作探究,寻找方法,理解算理。 师:结果是不是15呢?请同学选择喜欢的学具来验证一下。可以先自己算一算,画一画或是摆一摆,拨一拨,再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即时评价) 学生到讲台展示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算法。 预设1:数手指:把12记在脑子里,然后伸出三个手指,接着数13、14、15,一共15只海鸥。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用手指数数) 师:这个同学用数手指的方法数出了天空中的海鸥数量,还有不一样的算法吗? 预设2:数小棒(边摆边说):先摆1捆2根,再加3根,然后边点边数13、14、15。 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下。(出示图3) 师:这个同学跟刚才的同学一样,都是用数的方法算出了12+3的得数,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预设3:合起来(也是边摆边说):先摆1捆再摆2根,再加3根,把2根跟3根合起来是5根,再加上10根,就是15根,也就是有15只海鸥。(出示图4) 师评价并追问:思路很清晰,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2跟3合起来吗? 预设学生回答:2和3都是一根一根的,或是2和3都是个位。 师: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 师:哦,你是借助小积木块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预设4:用小积木块:先摆一摞,就是10块积木,再摆2块,就是12,再加3块。然后把2块跟3块合起来是5块,5块加10块是15块。(出示图5) 师:还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吗?好,你是借助计数器来计算的,上来演示一下。 预设:展示拨计数器进行计算(边拨边说):在十位上拨1个珠,在个位上拨2个珠,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最后读数15。(出示图6) 师评价:不但拨得准确,说得也很透彻。
图3
图4
图5
图6
3.对比观察,归纳计算方法。 我们来观察这几种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联系?(出示图7) 师:看,我们不管借助什么学具来计算,都是先把2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再把5个一跟1个十合起来,结果都是15。 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是不是感觉很自豪?想不想再挑战一下自己?
图7
4.随堂练习。 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如果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这些学具就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以帮助你。(出示图8) 交流答案。进行纠错。(出示图9)
图8
图9
(二)合作探究:还剩下几桶饮料
1.合作探究,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还剩下多少桶饮料?”这道题该怎么做呢?谁来列算式?(出示图10) 预设:17-4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预设:求还剩多少桶鸟食,就是从总数里面减去用掉的,也就是从17桶里减去4桶。
图10
2.寻找方法,理解算理。 师:那17-4=?这次同桌合作探究一下。两人商量一下,选择一种学具进行操作并说明算理。 学生探究,师巡视辅导。 师:哪对同桌先来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到讲台展示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算法。 预设1:数手指:把17记在脑子里,然后伸出4个手指,接着往下数,16、15、14、13,还剩13桶。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下。(伸出4个手指,数一个,卷曲一个) 师:还有不一样的算法吗?你也是数的,但是是用小棒数的。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师摆,师生一起数) 师:还有摆小棒的吗?来演示一下。 预设2:摆小棒(边摆边说):先摆1捆另7根,然后从7根里拿走4根,剩下3根。把剩下的3根同原来的10根合起来是13。 师追问:为什么要从7里面拿走4根呢? 预设:都是一根一根的,或是4是4个一,要从7个一里面拿,不能从十里面拿。 师结合课件演示:从7根里面去掉4根,还剩下3根,同一捆合起来是13。 师:我发现还有同学是利用小积木块和拨计数器计算的,能起来说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吗? 预设3: 用小积木块(口述):先摆一摞,再摆7块,从7里面拿走4块,还剩下3块,3块加10块是13块。 师:计算过程说得很清楚,再请拨计数器的同学来说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吧。 预设4:生口述拨计数器进行计算过程:在十位上拨1个珠,在个位上拨7个珠,然后从7个珠里拨回4个,剩下3个,最后读数13。
3.观察比较,寻找共性。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出示图11) 预设1:加法是两部分合起来,减法是从总数里减去另一部分。 预设2:都是单根跟单根相加,单根跟单根相减。 师可以追问:单根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个位上的数或是几个一的意思。 小结:是啊,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都是先从个位算起,先是个位同个位相加或是相减,然后再跟十位合起来。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
图11
(三)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在这些加减法算式里,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一下。(出示图12和图13) 1.小组合作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图12
图13
2.师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共同熟悉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真棒! 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海鸥喂食的问题,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想不想再挑战一下自己?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先口头计算,再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图14)
图14
2.先填一填,再想一想算式缺的是哪一部分。(出示图15)
图15
3.先口头编故事,再列算式并计算。(出示图16)
图16
4.算一算,再说一说哪只小青蛙该跳哪片荷叶。(出示图17)
图17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过得愉快吗?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吧! 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轻松地完成了这些题,相信海边的数学知识也难不倒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出示图1) 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出示图2) 师板书: (1)天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3)一共有17桶饲料,已经喂了4桶,还剩下几桶饲料? 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
图1 图2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并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1.看图写数。
2.说一说:这些数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交流。 师评价并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说得真清楚,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