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作业
生理、动作、个性、言语、认知、社会性。
编辑于2019-09-23 05:18:59学前儿童的发展
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
发展规律
整体到局部规律
首尾规律
远近规律
大小规律
无有规律
一般进程
行走动作的发展
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实践活动的萌芽
早期学习
游戏
模仿性游戏,水平较低。
劳动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头—脚(从上到下)
近—远(从中心到边缘)
整体—局部(从笼统到准确)
个性发展
婴儿个性的萌芽
婴儿自我发展
自我的发生
自我概念的初步形成
自我控制的萌芽
婴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婴儿的需要及其发展
婴儿的兴趣及其发展
婴儿个性心理特征发展
婴儿气质的结构与类型
传统的四重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婴儿气质的发展
稳定性
可变性
气质教育
幼儿个性的发展
幼儿自我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自尊的发展
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发展
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发展
幼儿性格的发展
幼儿能力的发展
认知发展
婴儿认知的发展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的重要性
客体永久性
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感觉:触觉、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知觉:形状、大小、方位、距离(视崖实验)
婴儿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重要性
注意的发生
偏爱复杂的图形
对成形图案注视的时间更长
对人脸的注意多于其他事物
注意的发展
婴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的发生
习惯化
条件反射
重学节省
记忆的发展
婴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特点
思维的直觉行动性
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
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发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
习惯动作形成期(1-4.5个月)
有目的动作形成期(4.5-9个月)
手段与目的协调期(9-11、12个月)
偶然发现期(11、12个月-1岁半)
有目的发现期(一岁半-2岁)
前运算阶段与自我中心化现象
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自我中心化思维的特点:直观形象性、缺乏可逆性、绝对性、想象与外在现实的混同。
思维的发展
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
最初习惯阶段(1-4.5个月)
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5-10个月)
方法与目的分化阶段(10-12个月)
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2-18个月)
智慧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
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视觉发展的特点
视觉敏度
颜色视觉
听觉发展的特点
听觉感受性
言语听觉
空间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
形状知觉(图形知觉)
时间知觉
幼儿早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中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后期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
无意注意占优势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记忆占据优势 有意记忆继续发展
机械记忆占据优势 意义记忆继续发展
形象记忆占据优势 语词记忆继续发展
记忆的持久性提高 记忆的精确性较差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 有意想象逐步发展
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 创造想象逐步发展
想象的极大夸张性逐步 发展到现实合理性
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思维方式的变化
直觉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工具的变化
动作对思维活动 的作用由大到小
语言对思维的作用 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思维活动的内化
呈现由外部的、展开的逐渐向 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思维内容的变化
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 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
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从具体开始向抽象转化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基本思维过程发展的特点
幼儿分析综合的发展
幼儿比较的发展
幼儿分类的发展
幼儿理解的发展
幼儿思维形式发展的特点
幼儿概念的发展
幼儿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的发展
社会性参照
社会性参照的发展
社会性参照对婴儿发展的意义
婴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婴儿与母亲的交往
母婴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认知能力发展的首要基础
母婴在相互作用中进行着 感情信息的传递与交往
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是婴儿社交技能形成的基础
母婴交往行为的发展
母婴依恋的发展
婴儿依恋的表现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
回避型
矛盾型(反抗型)
婴儿与父亲的交往
父婴交往的特点
内容上,父亲-游戏、母亲-照顾
方式上,父亲-身体运动(活动)、母亲-言语交谈和身体接触
游戏的性质上,父亲-与触觉和肢体运动相关、母亲-以引发和保持视觉注意的视觉为主
父亲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是诱导婴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
是促进婴儿认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他人
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婴儿与同伴的交往
婴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促进婴儿社交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促进婴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促进婴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婴儿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发展
缪勒(从社交技能):单方面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早期友谊建立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简单交往
互补性交往
婴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同伴间的熟悉性
亲子交往经验
婴儿自身的个性、行为特征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发展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分享观念的发展
幼儿期处于从考虑自己 向考虑他人的过渡阶段
谦让行为的发展
谦让行为水平不高 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移情
社会生活环境
父母抚养方式
同伴相互作用
物质因素
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师幼交往
同伴交往
发展的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熟悉到熟悉 从低级到高级
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型
被拒绝型
被忽视型
一般型
影响因素
父母的作用
教师的影响
幼儿自身的特征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言语发展
婴儿言语的发展
言语知觉的准备
妊娠中、后期(5—8个月)
新生儿期(0—1个月)
发音游戏期(2—3或4个月)
语音修正期(5个月—8或9个月)
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言语发生的准备
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学语
语音的敏感性
言语交流的准备
幼儿言语的发展
口头言语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类范围的扩大
词义逐渐确切和深化
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句子从短到长
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独白言语的出现
连贯性言语增多
内部言语的产生
书面言语的学习
语用技能的获得
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早期教育
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生理发展
婴儿生理的发展
身体的发育
身长、体重增长迅速
骨骼肌肉系统发育较快
婴儿身体各方面迅速发展,但仍然很脆弱,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发展
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头重和脑重
大脑皮质
神经纤维髓鞘化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大脑单侧化
皮质兴奋机能增强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无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 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 狭义条件抑制 延缓抑制
第一信号系统的发展
巴甫洛夫把对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事件起信号作用的刺激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或"第一现实信号"。
幼儿生理的发展
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量迅速增加
神经系统逐步发展
神经纤维髓鞘化进一步完善
整个大脑皮质基本成熟
大脑机能的发展
神经活动过程不断增强
兴奋过程的增强
抑制过程的增强
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
巴甫洛夫将符号化现实的词汇称为"信号的信号"或第二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