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市政
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总结,知识点涵盖了施工方法、失稳控制、道路冬雨期施工、混凝土、给水排水、桩基础施工质量事故预防。
编辑于2022-01-11 14:23:25强化记忆
施工方法
轨道
明挖基坑 隔水方法P116
降水: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形式〈降水深度×〉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
水泥土搅拌桩帷幕、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帷幕、地下连续墙或咬合式排桩
深基坑围护结构P122
结构类型
预制混凝土板桩
①施工较为困难,对机械要求高,挤土现象很严重
②需辅以止水措施
③自重大,受起吊设备限制,不适合大深度基坑
钢板桩 (7~8m/U型/拉森型)
①成品制作,可反复使用
②施工简便,但施工有噪声
③刚度小,变形大,与多道支撑结合,在软弱土层中也可采用
④新的时候止水性尚好,如有漏水现象,需增加防水措施
钢管桩
①截面刚度大于钢板桩,在软弱土层中开挖深度较大
②需有防水措施相配合
灌注桩 (C25/间隔成桩)
①刚度大,可用在深大基坑
②施工对周边地层、环境影响小
③需降水或与能止水的搅拌桩、旋喷桩等配合使用
④桩径:悬臂式,≥600mm 拉锚或支撑式,≥400mm
SMW工法桩
①强度大,止水性好
②内插的型钢可拔出反复使用,经济性好
③用于软土地层时,一般变形较大
排桩
重力式水泥土挡墙/水泥土搅拌桩挡墙
①无支撑,墙体止水性好,造价低
②墙体变位大
③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 水泥土挡墙的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宜小于0.8MPa 板厚不宜小于150mmC15
地下连续墙
主要有预制钢混凝土连续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墙两类
①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适用于所有地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地层)
②强度大,变位小,隔水性好,可兼作主体结构一部分
③振动小、噪声低,可临近建、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小
④槽段长度宜取4~6m,造价高
导墙作用
挡土/基准(挖槽标高、垂直度、精度)/承重/存蓄泥浆/其他
【2018案例】
确定导墙形式时应考虑
开挖范围的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地下水状况
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头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1)宜采用圆形锁口管、波纹管、楔形、工字形钢或混凝土预制等柔性接头
2)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且需形成整体墙时,宜采用一字形或十字形穿孔钢板、钢筋承插式等刚性接头
基坑边坡护坡措施P128
叠放砂包或土袋、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厚度30-50mm,泄水孔间距不宜大于3-4m)、挂网喷浆或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
明挖基坑地基加固处理P135
加固平面布置:墩、裙、抽、格、满
常用方法
注浆
标准贯入、轻型静力触探、面波
水泥土搅拌
轻型动力触探(3d)、开挖桩头(7d)、钻芯(单轴抗压强度、完整性、深度)
高压喷射注浆
开挖检查、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
洞口土体加固方法P149
砂浆回填法、化学注浆法、高压旋喷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广泛使用)、冷冻法(后三种国内常用)
盾构开挖面探查P154
机械触探、非接触式电磁波、超声波
壁后注浆P158
工程地质、地表沉降、环境要求、设备性能
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堵水注浆
浅埋暗挖法喷锚支护P174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防水结构施工原则P17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地铁设计规范》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结构自防水为根本;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洞、预埋件、桩头等部位混凝土及防水层为控制重点
失稳控制
1. 边坡有失稳迹象
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
2. 基坑支护出现变形过大或较为危险的“踢脚变形”
坡顶卸载、适当增加内支撑或锚杆、被动土压区堆载、注浆加固
3. 基坑出现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
降低地下水位、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区域监测和保护
4. 基坑坍塌或失稳征兆非常明显
回填土、砂,灌水
道路冬雨期施工
道路雨期施工
基本要求
集报棚排修
路基
集力快速忌长段填防积水挖压完
基层
当日成型四多少快压防渗排水早
面层
沥禁勤联两及时砼料勤测工序紧
道路冬期施工
基本要求
连5d低5°C最低-3°C
路基
快主禁冻土块次干以下100mm15%
基层
石灰粉煤灰30-45d水泥稳定土15-30d
沥青面层
快主两面三层止温高三快两及时
水泥面层
出料10°C摊铺5°C
连续5昼夜低于-5°C最低-15°C禁止施工
拌和温度不高于35°C
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不得受冻
道路高温施工
气温高于30°C拌和物温度30~35°C相对湿度<80%
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温差≯12°C,不得采用冰水或冷水养护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
装配式梁板安装
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浮运平台
钢梁安装
悬臂拼装架设法、门架吊机整孔架设法、自行式吊机整孔架设法、缆索吊机拼装架设法、拖拉架设法、支架架设法
钢管混凝土拱桥安装
支架法
少支架法
无支架法
缆索吊装、转体安装、劲性骨架、悬臂浇筑、悬臂安装
斜拉桥施工
顶推法、平转法、悬臂法、支架法
桩基础施工质量事故预防
孔口高程误差及钻孔深度误差
高度
地质勘探完成后场地再次回填
在施工过程中废渣不断堆积,地面不断升高
深度
根据桩孔孔口绝对高程和设计桩长,计算钻孔深度
宜用丈量钻杆测孔深,不用测绳测孔深(钻杆长度+2/3 钻头长度)
对于端承桩,终孔标高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准,不以固定孔深的方式终孔
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1. 场地平整度差 压实、平整施工场地
2. 钻杆弯曲 安装检査,钻进过程垂直度检査
3. 钻头磨损 定期检査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及时维修更换
4. 软硬土层 低速低钻压钻进,钻杆加设扶正器
塌孔与缩径
1. 地层复杂,护壁泥浆性能差 泥浆性能要好
2. 钻进速度过快 钻进速度放慢
3. 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 钢筋骨架安装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堵管
1. 导管破漏(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 1.5 倍压力)
2. 距孔底深度太小
3. 准备时间太长
4. 隔水栓不规范
5. 混凝土配制质量差
6. 导管埋深过大
长大差小破栓
钢筋骨架上浮
1. 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
2.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
3. 灌注速度太快
砂多速快时间短
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离析
1. 配合比控制不严
2. 搅拌时间不够
3. 水泥质量差
配水搅
夹渣或断桩
1. 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
2. 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控制在 2-6m 之间)
3. 灌注时间太长(单桩 1.5 倍初凝时间内)
4. 悬浮砂粒多
初拔初悬
混凝土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要求
1. 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够(桩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髙 0.5-1m)
2. 混凝土浮浆太多
3. 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
高浮定
给水排水
场站
水处理构筑物
给水
配水井、格栅间及药剂间、取水泵房、滤池及反冲洗设备间、配水泵站...
污水
配水井、格栅间、进水泵房、闸井、沉砂池、初次沉淀池、调节池、计量槽...
工艺辅助构筑物
走道平台、梯道、设备基础、导流墙、支架、栏杆、各类工艺井、水槽、堰口...
辅助构筑物
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泵房、发电机房、变配电室、化验室、料仓、机修间...
配套工程
道路、排水、照明、绿化、门卫室、围墙
工艺管线
**管
给水处理
预处理
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
氯气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
生物氧化法
生物膜 (主要形式:淹没式生物滤池)
TOC生物降解
氮去除
铁锰去除
吸附法
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
深度处理
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法、吹脱法
接触氧化法
污水处理
从污水处理角度,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污染生物和污染营养物质
无机污染物
处理方法及工艺
物理处理法
筛滤截流、重力分离、生物膜法
设备: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离心机
生物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污水土地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混凝法
污泥处置
浓缩、厌氧消化、脱水、热处理
工艺流程
一级处理
悬浮物40%有机物30%
二级处理
去除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
BOD5去除90%
活性污泥法
曝气池是其反应器
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一种改性
沟体
曝气装置
进出水装置
导流装置
一般不需设置沉淀池
生物膜法
三级处理
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
中水回用
农林渔业水
城市杂用水
城市绿化...
工业用水
环境用水
娱乐景观环境用水、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补充水源水
坍落度
20-40mm
轨道摊铺机施工
面板厚度>150mm,坍落度<30mm,必须插入振捣
150-180mm
二衬施工
180mm
大体积混凝土
180-220mm
水下混凝土
时间
30min
道路路面微表处
12-24h
柔性管道回填12-24 h记录变形率
24h
改性沥青混合料储存时间
伸缩装置防水性能
人工挖孔桩护壁模板拆除(5Mpa)
钢梁主要杆件组装焊接
全厂联机试运行
管道浸泡
管道冲洗(第二次,含氯20mg/L)
48h
土工合成料摊铺后填筑填料
压浆过程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C
72h
联合试运转
7d
水泥、石灰、二灰
垫层混凝土
桥梁混【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矿渣硅酸盐】
14d
桥梁湿接头
喷射混凝土
结构混凝土
水池后浇带(两侧养护42d后)
桥梁混【缓凝,抗渗,高强】
大体积【硅酸盐,普通硅酸盐】
14-21d
混凝土道路
21d
大体积【火山灰,矿渣,低热膨胀,大坝,现场掺粉煤灰】
28d
大体积【高温期】
MPa
道路
城镇道路大修维护P40
加铺沥青面层技术,底板脱空部位钻孔灌浆,1.5-2.0MPa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P360
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 l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桥梁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P46
非承重侧模,结构棱角不损坏,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钢筋施工P47
预制构件的吊环: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65MPa
预应力张拉P57
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30MPa
封锚: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法压浆,并使孔道真空负压稳定保持在0.08 - 0.lMPa(P370)
人工挖孔桩P72
护壁模板的拆除:灌注混凝土24h之后,强度大于5MPa
钻孔灌注桩连续作业P435
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邻桩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或间隔钻孔施工
装配式梁板
预制P76
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浇筑构件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
安装P77
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30MPa
拱形涵、盖板涵施工P92
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在砌筑砂浆强度达到 3MPa后方可进行
箱涵顶进启动P93
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需停泵观察,应严密监控顶铺、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
轨道
明挖基坑地下水控制P119
自然回灌判二的回灌压.力与回灌水源的压力相同,宜为0.1 - 0.2MPa
加压回灌井的回灌压力宜为0.2-0.5MPa,回灌压力不宜超过过滤器顶端以上的覆土重量
深基坑支护结构P123-4
SMW搅拌桩28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0.5MPa
水泥土挡墙的28d元侧限抗压强度不宜小于0.8MPa
地坑加固处理 高压喷射注浆P138
单管法及双管法的高压水泥浆和三管法高压水的压力应>20MPa
超前预支护和加固
超前小导管注浆P171
渗透法注浆 : 注入压力应保持在0.1-0.4MPa,注浆终压应由地层条件和周边环境控制要求确定, 一般宜不大于0.5MPa
每孔稳压时间不小于2min
劈裂法注浆压力应大于0.8MPa
深孔注浆加固P173
注浆压力一般宜为 0.5 - 1.5MPa
浅埋暗挖喷锚支护P176
喷射机作业时,喷头处的风压不得小于 0.1MPa
热合机焊接焊缝应经充气试验合格 : 气压0.15MPa ,经过3min其下降值不大于20%(P376)
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后人员方可通行,达到设计文件规定强度的 100%后车辆方可通行(P377)
水池
现浇预应力水池P192
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 、 堆放物料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管道
单口水压试验P392
试验压力为管道设计压力的 2倍,且不得小于0.2MPa
热媒种类分类P214
1)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 ,介质设计温度≤350℃的蒸汽管网
2)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 ,介质设计温度≤200℃的热水管网
分类P232
燃气管道通过河流P235
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0.4MPa
吹扫试验P242
压力不得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不应大于0.3MPa,气体流速宜>20m/s
管廊施工
预制构件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 10MPa或具有足够的支撑时方可吊装上一层结构件
混凝土
道路
水泥混凝土面层P357
重交通以上快主路:42.5以上道路硅酸盐、硅酸盐、普通硅酸盐
中轻交通可采用矿渣硅酸盐
桥梁
支座施工P61
浇筑墩台柱混凝土时,应铺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一层
支座安装前将垫石顶面清理干净,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
现浇混凝土墩台、盖台P74
墩柱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一次完成
钢-混凝土结合梁P85
现浇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缓凝、早强、补偿收缩
钢管混凝土应具有低泡、大流动、补偿收缩、延缓初凝和早强的性能P370
装配式桁架拱P88
拱顶湿接头混凝土,提高一级,早强
轨道
盖挖半逆作施工缝P100
直接法:传统,不易密封
注入法:预先设置的注入孔,水泥浆或环氧树脂
充填法:下部混凝土浇筑到适当高度,清除浮浆后再用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或砂浆充填(混凝土1m砂浆0.3m)
超前小导管注浆材料P171
普通水泥单浆液、改性水玻璃、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超细水泥
管棚支护P173
水泥浆、水泥砂浆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P179
二次衬砌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围护结构渗漏P431
一般处理:双快水泥
较为严重:水泥-水玻璃或聚氨酯
水池
单元组合现浇水池P182
补偿收缩各单元间设后浇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缝带处不切断,待单元养护42d后采用提高一级混凝土或掺加UEA混凝土灌注后浇带并养护不低于14d
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建连续浇筑长度的一种措施,分为连续、间歇、后浇式
用于后浇带、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限制膨胀率≮0.025%
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P189
在池壁形成的螺栓锥形槽,应采用无收缩、易密实、具有足够强度、颜色与池壁混凝土一致或相近的材料封堵
装配式预应力水池P193
接头或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微膨胀和快速水泥
管道
管道施工
钢管防腐P203
内防腐:水泥砂浆(30MPa)或环氧涂料
外防腐:聚乙烯层、环氧煤沥青涂料、环氧树脂玻璃钢、聚氨酯涂层
全段面修复P212
3.喷涂法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均匀地喷涂再旧管道壁上
供热站设备安装P229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灌注使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强度提高一级(拧紧地脚螺栓时混凝土强度>75%)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P410
采用水泥砂浆、粉煤灰水泥浆等易于固结或稳定性较好的浆液置换泥浆填充管外侧超挖、塌落等原因造成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