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络
中医理论基础之经络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经络的概述、经脉与络脉、内外连属、奇经八脉、经络学说的应用、十二经脉分布规律等。
中药鉴定学:采收加工: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生药性状: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4~12cm。
中药学知识总结,总结了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等的相关知识点。
中医理论基础,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经络
概念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经
路径之意,是主干。
正经
奇经
经别
络
网络,联络之意,是分支。
别络
浮络
孙络
经脉与络脉
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
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
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
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外连属
内属
脏腑
同12经直接络属
外连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头面部
阳明
面额(前)
少阳
头侧(中)
太阳
面、头顶、后头(后)
躯干部
手
手三阳行于肩胛
手三阴行于腋下
足
足阳明
前
足少阳
侧(中)
足太阳
后
腹面
从内到外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主要功能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各自循行及功能
督脉
总督、统率
调节阳经气血“阳脉之海”
反映脑、髓、肾的功能
任脉
担任、妊养、任受
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海”
任主胞胎——调节月经,促进生殖功能,与妊娠有关
冲脉
冲要
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
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冲为血海“
带脉
约束纵行诸经,调节脉气
主司妇女带下
阴跷脉、阳跷脉
主司下肢运动
司眼睑开合
阴维脉、阳维脉
维络诸阳诸阴
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指导疾病的诊断
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指导药物治疗
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应用
沟通联络作用
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脏腑之间的联系
经脉之间的联系
运输渗灌作用,濡养脏腑组织
感应传导作用
调节功能平衡
皮部
十二经脉之气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
经筋
生理功能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主导细小络脉,维系表里两经
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特征
离、合、出、入
加强表里经在体内的联系
加强体内外、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加强足经与心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