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二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总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
编辑于2022-07-06 17:12:3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为什么做某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一府一委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是人大履行(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 是人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人大怎么做某事
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提供法律依据。 行使监督权,使……得以贯彻落实。 行使决定权,决定……重大事项。 行使任免权,任命(罢免)……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大代表为什么做某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是履行……义务的表现: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 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人大代表应该怎么做某事
积极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正确履行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代表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
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
组织和活动原则(最大特点)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
含义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强调,在我国,凡属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在制定之前,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集中指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主要 表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 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体现在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称职的人大代表被依法罢免; 集中体现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 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民主体现在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人大的决定; 集中体现在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在中央和 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民主体现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集中体现在中央统一领导)
补充:在人民代表大会上
人大代表在民主基础上集体提案、质询 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具体决议
注意:只讲其一,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保障
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要性
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决定因素/根本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适合国情) 国体和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的生命力(优越性)(意义) 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怎样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与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
含义
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内容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互相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
含义
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内容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联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人大代表
地位
人民代表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
人大代表由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职权
审议权
审议各项议案
表决权
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中国共产党和人大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
人大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党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即人大的批准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
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
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但不是立法机关
人大监督权和公民监督权
人大监督的对象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一府两院一监察的工作; 公民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工作及工作人员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地方各级 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大)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地方人大)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地方人大)
职权
(最高)立法权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
注意: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法规 香港、澳门根据《基本法》规定有独立的立法权
(最高)决定权
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最高)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
(最高)监督权
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区分
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报告,总的来说属于行使监督权, 但对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部分的批准则属于决定权; 人大审议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属于监督权,批准预算属于决定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又称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及其领导的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构成,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议中的有关行政工作部分
监察机关
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的基本任务是审判刑事、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 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经济纠纷,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监察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 打击各种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各国家机关性质,关系及如何运作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 监察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人大产生, 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它们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即监督又支持的关系,不能说是互相监督。 人大作出决定,具体交由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贯彻实施,二者是决定与执行(议行合一)的关系。 人大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但不等于代替其他国家机关的具体工作。 监察委独立行使监察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国家权力的行使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其他国家机关 (执行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注意:国家事务≠社会事务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
表决各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