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二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先起于1949年9月21日,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目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编辑于2022-07-06 17:18: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
执行时间
政治协商是在决策前、决策中进行的
执行方式
政治协商主要是会议形式,还有协商座谈会
正式程度
政治协商比较正式,自上而下,中共制定政策,请民主人士提意见。 是指大家坐在一起正式讨论,协商某问题
针对问题
政治协商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会议发起
政治协商是共产党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的协商
意义
政治协商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参政议政
执行时间
参政议政是在决策后的具体执行中进行的
执行方式
参政议政则通过调查报告、提案、建议案等方式
正式程度
参政议政较民间化,自下而上,民主人士主动提案,请中共等领导去做些什么。 是指委员们有什么好建议和意见,提意见
针对问题
参政议政针对的是社情民意
会议发起
参政议政则是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针对一些重大问题或社情民意提出提案、意见、建议
意义
参政议政有利于党密切联系群众,理解社情民意
为什么先召开党代会、 再召开人民政协会议、 最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这个顺序是由中共、政协、人大各自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代会,制定方针、政策,体现党的政治领导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召开党代会后,继而召开政协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必须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加强协商民主对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加强协商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②加强协商民主有利于政府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加强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 ④加强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新教材表述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主要解决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协商民主主要关注决策权和治理权的合法性。
协商民主
而协商民主是与选举民主相对应的制度体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协商民主作为制度层面的建设任务提出来还是一种新的创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制,包括新制度的设置和新政策的制定,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存在较大空间。
协商民主方式
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
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侧重点
政治协商是侧重于协商内容的政治性(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民主协商
侧重点
民主协商侧重于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
侧重点
协商民主侧重于民主形式(民主实现形式有:协商、选举、监督、自治等)
联系
(1)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都是民主协商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民主协商发展的必然结果。
(2)协商民主涵盖政治协商,但不等同于政治协商 是协商的主体更加广泛。政治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具有高层次性的特点。 协商民主的主体则包括社会各阶层群众,涵盖面更大更广。 是协商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政治协商主要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政党直接协商,或在人民政协依托人民政协渠道同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 而协商民主的渠道则包括了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协商。 是协商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 是协商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政治协商主要是涉及大政方针问题的协商,而协商民主还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开展协商。
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其具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也不是国家职能。 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因此,不能说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人民政协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能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 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产生的。(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不能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种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机构,是一种组织,它有不同级别、不同职能的部门,有专职的工作人员。 政协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它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不同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各方一起讨论问题。不能把政协这一机构与这一机构的工作方式混为一谈。
人大和政协
人大
性质不同
国家权力机关
职能不同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监督效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通过听取报告、质询、检查工作等方式进行
产生不同
选民选举产生
政协
性质不同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机构、形式
职能不同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效力
民主监督,没有法律约束力
产生不同
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联系
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都接受党的领导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人民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不能将二者混淆 民主党派的职能可以等同于政协职能,但政协委员的职能不能等同于政协职能
政治生活中不同行为主体的 职能(或权力\权利)
政府
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法院
审判机关
行使审判权
检察院
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检察权
我国的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坚持公正司法、独立司法
监察委员会
监察机关
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人大
权力机关
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
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中国共产党
领导核心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人民政协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公民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我国制定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
中共中央提出建议 (政治领导)
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 (保障参政权)
交全国人大审议同时在全国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交由国务院或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注意: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
政协的职能与要求 (人民政协怎样做某事)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 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
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 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地位
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作用
在推动协商民主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作用。
主题
团结和民主
注意:政协委员的产生是民主推荐产生,不是民主选举产生
人民政协为什么做某事
①性质地位: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②特点: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③职能: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教材表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 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党的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
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思想领导
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就是坚持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复杂问题; 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组织领导
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党员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的各个领域、部门、组织的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题
涉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时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在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两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监督
涉及中国共产党和政协时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监督关系
监督与被监督
人民与人大代表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
政协与其他国家机关
公民与国家机关
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地位
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一切
基础
工农联盟
民主党派
性质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基础
各界知识分子(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注意:政治联盟≠阶级联盟、政党联盟 民主党派---参政党,拥有参政权 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具有法律授予的参政权。参政的目的不是与共产党争夺领导权, 而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也不能参加执政、参与执政、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
联系
①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②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③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④在工作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
参 政 权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亲密友党关系。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政治领导。 ③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特色
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新”的表现
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②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③能够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