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 第二节 · 歌德思维导图,包括东西方的古代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编辑于2022-02-05 11:23:55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文学之一,充分展示了“人类童年”时代纯真的天性,在其后数千年欧洲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历史概况
1、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公民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古希腊在经济上以手工业和海外贸易为主。这种外向型的经济方式,以及动荡不安的、变幻莫测的海上生涯,为古希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培育出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崇尚力量和敢于冒险的民族性格。这种幻想型和多血质型的民族性格,为古希腊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古希腊人尽情的展示着人类童年的自然天性,一切都是世俗的、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的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首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由氏族时期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其代表作品:
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诗人以自耕农的身份讲述农名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剥削农名的社会情况。诗中描写了农村的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赫西俄德为了劝导弟弟走正直劳动的道路,不要走巧取豪夺的邪路,写下了这首诗。
叙事长诗:《神谱》 一部最早的比较系统地叙述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早期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主要成就:抒情诗、寓言
抒情诗
古希腊的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
体裁主要有双管歌(哀歌)、琴歌、讽刺诗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琴歌以竖琴伴唱,分为:
独唱琴歌
由诗人自弹自唱,抒发个人情感。
代表诗人
萨福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在文坛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她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咏叹恋爱悲欢为主,也有歌颂崇高的母爱和缅怀友人的情谊。
感情真挚细腻,语言朴素自然,音乐性强。
善于以简洁的诗句,刻画女性复杂多变的心理。
阿那克瑞翁
他写过5卷诗,现存多为短歌、残句。
其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
与颂神活动、体育竞技等集体活动相联系,主要是赞美神和希腊运动会上的竞技胜利者,描写社会政治,抒发集体思想和情感。
代表诗人:品达
以合唱琴歌著称。
主要作品有《日神颂》、《酒神颂》、《少女颂》、《胜利颂》等。其中现存4卷《胜利颂》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他的诗充满热情,风格庄重,辞藻华丽,形式完美,对近代欧洲诗歌产生了较大影响。
17世纪古典主义诗人把他的诗看做是“崇高颂歌”的典范。弥尔顿、歌德等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寓言:《伊索寓言》
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300余篇。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例如:《农夫与蛇》通过农夫救蛇而被蛇咬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能怜惜像蛇一样的恶人。
《伊索寓言》往往用狮子、豺狼、毒蛇等凶狠狡猾的动物象征强权者,谴责他们为非作歹、残骸弱小的暴行。
例如《狼和小样》中狼千方百计要吃掉小养,毫不演示它的专横残暴。
《伊索寓言》在艺术上善用拟人或对比手法,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农夫与蛇》、《龟兔赛跑》《驮盐的驴》《狼和小羊》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散文、文艺理论
古希腊散文
不是单独的文学形式,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词。
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色诺芬——《长征记》
著名演说家
苏格拉底、狄摩西尼
他们的演说也是优美的文学散文,讲究和谐,注重节奏,强调修辞和文学技巧,对后世的雄辩术和散文影响很大。
文艺理论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杰出代表。
柏拉图
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思想家
在政治上,反对民主制,提倡贵族政治;
在哲学上,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唯物论,创立“理念论”,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他认为:文艺是有害的,会培养人性中低劣的东西。
他强调: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
代表作品《理想国》、《裴德若篇》、《伊安篇》、《会饮篇》等。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弟子,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作《诗学》。
他继承柏拉图的模仿说,但他认为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因此文艺也是真实的。
由此,他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为西方文艺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期
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中叶),古希腊奴隶制衰亡时期,称“希腊化”时期。
这时的文学创作基本在宫廷和贵族上层。
作品追求形式,讲究辞藻,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戏剧【名词解释】
不谈政治,以描述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等、
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代表作家:米南德 代表作品:《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米南德的创作对罗马戏剧产生了直接影响,并通过对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政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田园诗
又称牧歌,主要作家:忒奥克里托斯。
他的诗以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意境优美,风格自然,质朴清新,对后世田园诗有很大影响。
晚期
古罗马文学
社会历史概况
古罗马文学发展概况
早期基督教文学
《新约全书》
《使徒行传》
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的内容
神的故事
赫西俄德《神普》的说法:混沌神——哈俄斯、地母——盖亚、地域神——塔尔塔洛斯、爱神——厄洛斯 早期神话反映人类处于蒙昧时代的家庭关系,在两性关系和家庭形式上,有着明显安定杂交和血缘婚姻的痕迹。
【后形成】奥林波斯神系——是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的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的生活和家庭关系;其中有十二位主神。
其他重要的神:酒神——狄俄尼索斯,命运女神——“三个摩伊拉”,文艺女神——“九个缪斯”等。
英雄传说
起源祖先崇拜
世代相传,形成系统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
伊阿松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
俄狄浦斯的故事
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奥德修斯的故事
忒修斯的故事等
这些故事充满了冒险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愿望。例如,传说中赫拉克勒斯决心不畏艰险,终身为民除害造福,反映了古希腊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机智刚强的优秀品质。
还有许多反映古希腊人民生产劳动的传说, 例如: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类受罚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在火的发明和应用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
马克思赞誉普罗米修斯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希腊神话特点
1、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
2、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3、在艺术表现上,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4、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希腊神话影响
希腊神话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还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为后世提供了题材来源——例如荷马史诗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罗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从希腊神话中汲取了艺术营养等。
2、人们对神话的兴趣升华——神话-原型批评是当代外国文学批评理论中重要流派之一。
3、希腊神话对欧洲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
4、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传说,已经成为典故,根植于欧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语汇中,逐渐成为世界性语言。
宙斯众神之主
兄弟姐妹
赫拉——天后
波塞冬——海神
哈台斯——冥王
得墨忒耳——农神
子女
阿波罗——太阳神
阿瑞斯——战神
雅典娜——智慧女神
阿尔忒弥斯——月亮神/狩猎女神
阿弗洛狄忒——美神/爱神
赫淮斯托斯——铁匠神
赫尔墨斯——神使
天神
第一代:乌拉诺斯 将孩子关在地下
第二代:克洛诺斯 救孩子,娶瑞亚,吞孩子
第三代:宙斯 设计克洛诺斯吐出被吞下的孩子,联合他们推翻克洛诺斯。
荷马史诗
名词解释
①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②《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③《奥德修纪》是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海上漂流10年期间发生的故事。
思想内容
内容丰富,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伊利昂纪》展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基本主题就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歌颂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讴歌了他们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献身集体的英雄主义精神,对他们的个人意识也进行了谴责。
《奥德修纪》表现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奥德修斯同求婚者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为保护私有财产而进行的斗争,诗人肯定了这场斗争的正义性,说明当时为保护私有财产而采取任何手段都被视为合法,反映希腊社会中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关系开始形成。处理家庭关系上也反映出一夫一妻制已开始形成。
艺术成就
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
表现了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艺术价值
① 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对于两个 10 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 51 天和40天中的内容。 ② 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如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 ③ 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还有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 ④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伊利昂纪》
分析阿喀琉斯的形象。
(1)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是最具鲜明个性的形象。他是神与人之子,是男性美的典范。 (2)他的性格是立体多元的,集勇敢、义气、暴躁、凶狠、善良、诚挚于一身。 (3)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他作战勇猛过人,表现出一种死而无怨的英雄主义精神。 (4)维护个人荣誉和尊严。
赫克托耳形象
(1)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的主将,老国王之子。 (2)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他作战勇猛,指挥英明,视保家卫国为己任。(3)与阿喀琉斯相比,赫克托耳更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战场上他不畏惧对方比自己强悍,一心要战胜对方,把为部落而死看成是一种荣誉。 (4)赫克托尔的英雄主义更富于悲剧色彩,明知自己不是阿喀琉斯的对手,明知要打败仗,但仍然誓死战斗。这种刚强、威武和特别重视战斗荣誉的英雄主义精神,正是荷马时代的风尚。
《奥德修纪》
奥德修斯形象。
(1)奥德修斯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2)他是一个英勇顽强、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3)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美女的诱惑也动摇不了他对妻子的感情,但他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 (4)史诗肯定了他维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所作的斗争,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的特征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子主题
古希腊喜剧
主题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中古文学概述
历史文化背景
中古文学概况
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普罗旺斯
骑士叙事诗【骑士传奇】法国北部
英雄史诗和谣曲
市民文学
但丁
生平与创作
《神曲》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概述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
主题
塞万提斯
生平与创作
《堂吉诃德》
主题
莎士比亚
生平与创作
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悲剧时期
传奇剧时期
《哈姆莱特》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概述
巴洛克文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约翰·弥尔顿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文学特征
古典主义文学创作
莫里哀
生平与创作
《吝啬鬼》
《伪君子》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概述
歌德
19世纪文学(一)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西方18世纪文学概述
18世纪文学背景
18世纪欧洲文学最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是这个世纪的精神成就,通常被称作"启蒙的世纪"或"理性的时代"。
许多重要的启蒙思想家都努力通过文学的方式来表述新的理念与思想。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思想家鼓励运用理性或理智去分析经验世界,以推动自身以及社会的进步。
他们借助文学形式,以便更好地启迪民众。
启蒙文学的发展概况
英国文学
发扬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笛福
英国现代小说先驱,鲁滨逊小说开始了英国启蒙文学的这一取向。
笛福笔下往往是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的主人公,活力四射,带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表现出了英国当时的时代精神。
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代表作,第一部小说)
故事采取自述的方式,大受欢迎。
以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被抛弃到智利的海外荒岛上,历经5年的艰辛才得救的事件为背景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为开创自己的生活,赴海从商,却不幸流落荒岛。在28年时间里,他不停歇地与恶劣的自然斗争,奇迹般地在岛上建立起家园。最终,他成功地回到英国,还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终于发家致富。
《鲁滨逊的沉思集》
《辛格尔顿船长》
《摩尔·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
《罗克萨娜》
理查逊
理查逊善于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继承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且加入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动机的细腻分析。
作品
书信体小说《帕美勒》,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
小说描写的是少女帕美勒如何以自己的美德赢得了主人的爱慕,成为道德的楷模。理查逊通过有趣的故事,对读者进行了道德教育。
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
叙述了少女克拉丽莎的悲惨爱情故事,以及莫登上校为她报仇的故事。
菲尔丁
18 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的喜剧化风格,是通过夸张、幽默以及讽刺的手法来描写、针砭人事。
作品
《莎美勒 · 安德鲁斯夫人生平的辩护》
嘲笑帕美勒故事的呆板和荒唐
长篇小说《弃儿 汤姆 · 琼斯的故事》
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探索性的小说创作形式
斯威夫特
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作者凭借杰出的想象力以及夸张的模仿与戏虐,刻画了主人公格列佛周游列国的怪诞经历,即讽刺了英国国内的政治和生活,也谴责了所谓文明社会的种种肮脏。
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得名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感伤的旅行》,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为浪漫主义的兴起作了铺垫。
【名词解释】
斯特恩
《感伤的旅行》
《项狄传》在叙述和写作方面的游戏特征,备受歌德以及后世的好评。
英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拥护民主和自由,把文学作品作为启蒙的工具。
取材于日常生活,市民阶层出身的人物更多地成为主人公。
在小说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法国文学
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作品
悲剧
《俄狄浦斯王》、《凯撒之死》、《穆罕默德》、《中国孤儿》
哲理小说
《老实人》
伏尔泰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小说既讽刺了贵族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也讽刺了教师爷邦葛洛斯的“因果论”
他对"老实人"说: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世界,一切事情都互相关联着,正是由于"老实人"爱居内贡小姐,所以被驱逐,所以才有了最终的好日子。
《查第格》、《天真汉》
哲理小说【名词解释】
继承了拉伯雷夸张与幽默的写作传统,把现实的题材与辛辣的讽刺,
轻松的诙谐与洒脱的嬉笑怒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领袖
主持《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
作品
小说
《修女》
少女苏珊诉说自己逃离修道院的不幸遭遇,祈求庇护,体现了一个被损害的少女对正常人的生活和幸福的向往。
修道院阴森可怖的内幕,教会上层人士的荒淫无耻,禁欲生活对人性的窒息,在小说里得到了充分的揭露。
对话体小说
《拉摩的侄儿》
“我”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遇到音乐家拉摩的侄儿并交谈。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描写雅克和他的主人在路上漫游闲谈,穿插了一些旅途见闻和离奇古怪的故事。
正剧、严肃剧
《私生子》、《一家之主》
正剧【名词解释】
正剧,就是所谓的严肃剧。
是狄德罗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卢梭
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最高
作品
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
取材爱洛伊丝与神父阿贝拉德相爱的故事, 写于丽与儿子的家庭教师在书信中所倾诉的思念与爱恋。
体现出纯洁的爱情、细腻的情感,并且肯定了情感在文学中的地位。
卢梭描写感情,不是将其作为试探并确立理性的手段,而是肯定它,尽情的抒发它,讴歌它。
教育小说《爱弥儿》
自传体小说《忏悔录》
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影响极大。
德国文学
揭露落后的旧制度,建设民族文学
莱辛
德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主张创作“市民悲剧”。
作品:《爱米丽亚·伽洛提》、《智者纳坦》
贡献:通过具体的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建设德国的民族戏剧,利用戏剧的教育功能开化德国的民智。
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狂飙突进”运动
【名词解释】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文学思潮。
“狂飙突进”运动标志着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德国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姿态在欧洲获得认可。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情感,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歌德与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识,《格廷根文艺年鉴》杂志的出版,共同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
以青年歌德和席勒为代表,作品有《少年维特的烦恼》《阴谋与爱情》。
席勒
席勒还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
作品
剧本
早期剧本《强盗》
以反抗暴政、争取自由为主题,体现了强烈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华伦斯坦》、《威廉·退尔》
文论
《论朴素与感伤的诗》
首次提出并区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基本创作方法。
《审美教育书简》
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审美来改造社会
主要成就:戏剧
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通过迪南与路易斯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歌德
歌德
歌德是18-19世纪的德国作家。 “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 主要作品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等。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典时期的辉煌成就。
代表作品
”狂飙突进“运动的鼎盛期
《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普罗米修斯》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狂飙突进”运动最大的成果。
1798年
戏剧
《托尔夸托·塔索》
歌德将其称之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在这部作品中,诗人塔索有才华,情感热烈,时而快意,时而沉郁。
歌德将用情感来导航的生活刻画的淋漓尽致。
叙事诗
《赫尔曼和窦绿苔》
小说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讲述威廉·麦斯特的成长历程。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亲和力》
诗剧
《浮士德》(第一部)
诗集
《西东合集》
歌德最重要的诗作
吸纳了东方阿拉伯文学的形式,诗中的阿拉伯歌手哈台姆实际上是歌德本人的自况。
自传
《诗与真》
《少年维特的烦恼》
【名词解释】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创作的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维特因忍受不了爱情的失意和工作的枯燥沉闷而自杀。
维特的追求与烦恼暗含了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与感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取材歌德自己的生活体验,男主人公是维特,女主人公是绿蒂。
维特的形象
维特的形象是典型的艺术形象。
维特是以歌德本人和耶路撒冷为真实的原型。
维特式的追求与烦恼已经是所有年轻人都有可能有的追求和烦恼。
维特对于感情的推崇和执著,对于美好心灵的赞美,结合了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与感情自由的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最辉煌的成果。
《浮士德》
浮士德人物形象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中的主人公。
浮士德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五个阶段: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的追求。
他既受本能欲望的驱使,追求权势、名利、地位和女人等,又能摆脱诱惑,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这种“灵”与“肉”的矛盾,体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实质上是人类自身复杂性的体现。可见,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
浮士德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探索者形象,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概括。
浮士德与靡非斯托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不断地寻求真、善、美,体现了肯定的精神。
靡非斯托只是想诱惑,体现了否定的精神,是恶的代表。
对于浮士德来说,靡非斯托的恶在客观上起着引导浮士德最终找到人生真谛的作用,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
艺术特点
《浮士德》的艺术形式不拘一格。
《浮士德》是一部基本以诗体写成的戏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却又远远拓宽了戏剧的容量。
《浮士德》的诗体与格律多种多样,既有古希腊无韵的自由体颂歌和哀歌,也有德国的民歌体,既有古希腊悲剧的诗韵,也有北欧古典的长短格无韵诗。 全剧结束时的“神秘合唱”,更丰富了这部诗剧的寓言意味。
这部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大量地使用象征、典故与比喻,从人物原型、故事模式到文学意象,象征、典故与比喻贯穿全书,几乎无所不在。
《浮士德》是德国人的“世俗的圣经”,人们把德国的古典时期称作“歌德时代”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概述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古文学
概述
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概述
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界文学
概述
莫里哀
18世纪文学
概述
歌德
19世纪文学(一)
概述
拜伦
雨果
普希金
19世纪文学(二)
19世纪文学(三)
20世纪文学(一)
20世纪文学(二)
东方文学
古代文学
中古文学
近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