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初二历史___CHUERLISHI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是元素组成的整体,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A包含于B或B包含A)
cars(外研版英语九下p25),九下英语,cars(外研版英语九下p25),分别是changes、advantages of cars。
2021北京中考阅读D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structure type、summary beginning、writer's opinion、scientific achivement and an example。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
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
口号:自强
事件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代表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学校
京师同文馆
从19世纪70年代起
口号:求富
事件: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历史意义
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至1895年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在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
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可利用的时机
主要事件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带领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最终壮烈殉国
日军的罪行——旅顺大屠杀
失败原因
封建统治的腐朽
制度落后
国力较弱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
主要内容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
戊戌变法
康有为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事件: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失败后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1898年9月21日
影响
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时间:1899年秋至1900年9月7日
口号:扶清灭洋
事件:甲午战争后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的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于山东、直隶等地的义和拳等民间的秘密结社。
失败原因:被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镇压义和团
事件:六月十日,一支由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级成的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英雄手持长矛、大刀,英勇抵抗。十八日,义和团和一部分爱国清军联合向驻在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发动进攻,大获全胜,西摩尔被迫带领残兵连忙逃跑。与此同时,北京的义和团也因外国侵略军官员开枪杀害团民、百姓而包围了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并向西什库外国教堂进攻。
《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1年9月7日
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严禁中华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RFRL
R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