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航安全管理
《民航安全管理》是从事民航业工作者所需要学习的一门专业知识,希望我整理的知识大纲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各位学飞的兄弟、空管兄弟以及相关专业的同学进行指正、补充,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编辑于2022-02-07 10:59:17民航安全管理
1. 绪论
1. 民用航空特点
1.1. 科技含量程度高
1.2. 资金密集程度高
1.3. 运营风险程度高
1.4. 国际化程度高
1.5. 系统高度复杂
2. 航空安全
2.1. 是一种状态,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率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3. 范畴
3.1. 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客舱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危险品运输、搜寻与营救
4. 航空安全管理经历的时期
4.1. 机械时期(70年代以前)→人的因素时期(70年代到90年代)→组织时期(90年代以后)
5. 我国民航安全工作方针
5.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 我国民航安全形势
6.1. 我国民航已经安全运行69个月,2102天,2000多万飞行小时
7. 航空安全管理的概念
7.1. 对航空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8.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理念
(1) 严在组织领导
(2) 严在规章标准
(3) 严在监督检查
(4) 严在教育培训
(5) 严在系统完善
9. 我国民航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9.1. 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9.2. 先由基础设施状况及其效能的发挥,不能完全满足航空运输快速发展的需要
9.3. 空域资源紧缺的矛盾比较尖锐,空管运行环境比较复杂
9.4. 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9.5. 社会公众对航空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飞行事故率还需下降
9.6. 航空企业的效益压力可能影响其安全投入
2. 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1. 概念定义: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
整分合原理
反馈原理
封闭原理
弹性原理
人本原理
能级原理
动力原理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激励原理
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马思洛的需要层次图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
3.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预防原理
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
工程技术对策(Engineering)
教育对策(Educating)
法制对策(Enforcement)
本质化原则
强制原理
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4. 对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采取安全法制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3. 风险管理
1. 定义:风险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风险是某一有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组合
2. 风险率概念定义
风险率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
3. 风险率计算公式
风险率(R)=事故发生概率(P)×损失严重程度(S)
4. 三个基本要素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5. 概念
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6. 损失控制在风险管理方法中的地位
损失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合理、有效的管理技术
4. 航空中人的因素与人的差错
1. 航空中人的差错的定义
在航空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有关人员无意出现的偏离工作目的和要求的行为
2. 人的差错的分类
基于技术的行为差错
基于规则的行为差错
基于知识的行为差错
HFACS模型四个层次
a. 不安全行为
b. 不安全行为的前提
c. 不安全监督
d. 组织影响
3. 墨菲定律
凡是有可能搞错的地方,一定会有人搞错,而且是以最坏的形式发生在最不利的时机
4. 人的差错的管理方法
(1)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 加强生产组织机构设计
(3) 加强激励约束机制
(4) 加强安全法规、管理制度建设
(5)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5. 航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1. 航空委员会和安全监察运行部
航空安全委员会是对公司安全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的最高管理机构
2. 关于ASRS
ASRS(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自愿事故报告系统,隶属于美国NASA,是世界上第一个志愿事故报告系统,属于第三方科研机构
体现了保密性(Confidential)、自愿性(Voluntary)、非惩罚性(Non—Punitive)
3.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两级政府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两级行政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
是指由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及地区管理局派出机构安全监督管理局共同组成并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
6. 航空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1. 《芝加哥公约》中与民航安全管理有关的附件
附件一:人员执照
附件六:航空器运行
附件八:航空器适航
附件十三:航空器事故/事故征候调查
2. 民用航空法律体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
主席令
如《民用航空法》,是民用航空法律体系的龙头,也是指定民用航空法规、规章的母法
第二层次: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
国务令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救援民用航空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第三层次:民用航空总局颁布的各类规章、标准、程序
局长令
如《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3. 民航安全审计
概念
是一种政府安全监管行为
可以定义为依据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和建议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相关规定、中国民航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单位进行的符合性检查
三个层面
(1) 国际民航组织对中国民航实施的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侧重评估中国政府的安全监督能力
(2) 我国对政府民航系统进行的中国民航安全审计,目的是检查运行系统的安全隐患,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安全整改,提高全行业安全运行水平
(3) 企业应进行内部安全审计,对自身遵守政府规章标准,履行安全责任的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查找和修正本企业安全系统缺陷,这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4. 安全审计组织机构及职责
安全审计工作程序
(1) 安全审计准备
(2) 安全审计启动会
(3) 安全审计实施
(4) 安全审计情况通报会
(5) 编制安全审计报告
(6) 整改追踪
(7) 公布审计结果
安全审计报告附件
审计问题记录单
审计整改通知单
被审计方提交的审计整改方案
5. 中国民航安全审计行为准则
严格、公正、透明、廉洁
6. 审计周期
安全审计周期通常为5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或延长审计周期
7.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
1. 安全信息
是反映安全事物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的一种形式。反映安全事故的发展变化、运动状态及其外在表现形式
2. 安全信息管理
对输入、输出的航空安全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
3. 航空安全报告系统
强制报告系统(物的不安全)
自愿报告系统(人的不安全)
自愿性
保密性
非处罚性
有效安全报告系统的原则
1. 信任
2. 无惩罚
3. 报告来源广泛性
4. 独立性
5. 提交报告的便捷性
6. 致谢
7. 宣传
4. 国际民航组织的事故征候报告系统(ADREP)中的规定
规定
按照ICAO附件13的规定,各国向国际民航组织报告所有最大审定起飞质量在2250kg以上的航空机事故
国际民航组织还收集被认为对安全和事故预防很重要的航空器事故征候(涉及5700kg以上的航空器)的信息
分类
事故征候自愿报告
保密报告
5. 国家级航空安全信息资源报告系统
美国的航空安全报告系统(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运行于独立的FAA,由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
英国的保密性人的因素事故征候报告方案 CHIRP(Confidential Human Incident Reporting Program)
6. CCAR—396相关规定
7. 飞行数据
基本概念
飞行数据是飞机从起飞到降落过程中,由飞行数据记录设备所记录下来的一系列与飞机飞行性能和飞行状态相关的飞行参数
飞行数据分析方案
概念
飞行数据分析(FDA)方案 【飞行数据监视(FDM)/ 飞行品质监控( FOQA—Flight Operation Quantity Assurance )】 为危险的主动识别提供另外一个工具
是危险和事故证和报告和航线运输安全审计的一个逻辑补充
相关规定
国际民航组织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最大审定起飞质量超过27000kg的定翼飞机的经营人必须指定并维持飞行数据分析方案,作为其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具体应用
①超限检测
②日常监测
③持续适航性
④事故征候调查
⑤综合安全分析
8. CAAC给出的飞行品质监控的定义
利用机载设备采集和的飞行数据,对机组操纵、发动机等进行事件探测和趋势分析的一种方法,在中国俗称“QAR工作”
按照民航总局两个100%(100%安装QAR,对所有飞行活动进行100%监控 )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飞行品质监控工作正式在全民航系统广泛开展
9. 两种飞行数据记录器
飞行数据记录仪(Flight Data Recorder,FDA)
俗称黑匣子,目前,强制性记录参数从最初的5个参数增加到了88个
飞行数据获得组件DFDAU(Digital Flight Data Acquisition Unit)的记录参数可达2000个
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
特指无保护装置的机载飞行数据记录设备,主要用于日常运营时获取飞行数据
QAR传输方式
①人工传输
②无线网络
避免了中间环节的数据丢失,同时避开了存储介质驱动器的高故障链,大大提升了QAR数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③空地数据链
8. 航空事故调查与分析
1. 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3定义
(1) 民航事故
在任何人登上航空器准备飞行直至所有这类人员下了航空器为止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该航空器的运行有关的事件
(2) 民用航空事故征候
事故征候不是事故,而是与与航空器的操作使用相关、会影响飞行安全的事件
2. 航空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1) 飞行事故
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①人员死亡,死亡人数≥40人
②航空器失踪,人数≥40人
重大飞行事故
①人员死亡,死亡人数≤39人
②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
一般飞行事故
①人员重伤,重伤人数≥10人
②最大起飞重量≤5.7吨的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
③最大起飞重量5.7吨~50吨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5%
(2) 地面事故
特别重大地面事故
①死亡人数≥4人
②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重大地面事故
①死亡人数≤3人
②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
一般地面事故
①造成人员重伤
②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3. 调查目的
根本目的
防止失事或事故
①法律目的
②描述目的
③查因目的
④预防目的
⑤研究目的
4. 事故或事故征候调查的基本原则
①独立原则
②客观原则
③深入原则
④全面原则
5. 民航局组织的调查
国务院授权调查的特别重大事故,运输飞行重大事故,外国民用航空器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事故
9. 安全管理体系
(1) 现代安全管理具有的4P特征
理念Philosophy
政策Policy
程序Program
实践Practice
(2) 安全文化的内容
知情文化Informing
公正文化Justice
报告文化Reporting
学习文化Studying
(3) 概念:是一个系统的、清晰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综合运用了运行、技术系统、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面向与航空运营有关的所有机构、人员和活动,最终实现安全运行、符合民航局方规章要求
(4) 特征:系统的、主动的、清晰的
(5) 内涵:基础是积极的安全文化,本质是系统安全管理,核心是预防性风险管理
(6) 组成部分: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
安全政策
实施计划以及跟踪评估计划实施的办法
确定风险的程序和风险管理方法
评定人员培训情况及是否满足岗位要求的程序
主动的内部风险(包括事故和事故征候)报告程序及其制定预防措施
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的程序
(7) 核心运行活动: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保证
10. 飞行安全管理
1. 飞行行为的基本类型
基于技能的行为
基于规则的行为
基于知识的行为
2. 提高飞行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1) 做好人才队伍规划
(2) 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3) 严格飞行人员的教育培训
(4) 严格规章标准 ,明确行业准入制
(5) 重视科技对民航安全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