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营运资金管理
2021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之营运资金管理知识总结,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等。
编辑于2022-02-09 21:09:37七、营运资金管理
概述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二、三、四节解决持有多少、如何管理的问题)-流动负债(五节筹措决策)
概念及特点
流动资产
可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
按占用形态不同,分为现金、(损)、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按生产环节不同,分为生产、流通及其他领域中的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需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成本低、偿还期短
分为应付金额确定或不确定的,自然性或人为性的,有息或无息的
特点
来源多样性、数量波动性、周转短期性、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管理原则
管理策略
资产表示经营性的流动资产
策略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比例低——紧缩的投资(风险高收益高,要求高)
比例高——宽松的投资(风险低收益低,要求低)
如何选择
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最优
内外部环境影响(金融、产业及决策者)
筹资策略
匹配融资好,但做不到
保守融资,风险低、成本高
激进融资,风险高、成本低
现金管理
收益≥成本,因全年资金需求量必须得满足所以不考虑收益,只要求成本最低即可;本节现金管理是第二层次,指的是现金持有量
有价证券是现金的替代品→→交易成本
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性需求(维持日常周转等)
预防性需求(应付突发性事件)
投机性需求(应对突现的获利机会)
现金持有量小于三者之和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成本模型
min(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时最优,此时机会成本(持有成本)=短缺成本
存货模型
4假设→→只考虑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当交易成本(T/C)F=机会成本(C/2)K时最优,此时C=(2TF/K)½
随机模型
同存货模型只考虑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但结果较保守
将每日现金持有量控制在高低限之内,高限H=3R-2L,R为回归线
多少合适
现金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
目的是集中管理现金,减少持有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结算中心通常设立于企业集团财务部门内部,独立运行
内部银行具备结算、融资信贷和监控三大职能,适用于较多责任中心的企事业单位
财务公司是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集团公司不再干预子公司的现金使用与取得
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现金周转期
材料→→销售产品→→货款;应付→→付款→→收款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周转期=平均余额/每天金额
收款管理
收款系统,降低收款成本(浮动期成本、相关管理费用、第三方变现费用)
尽早收款;收款方式的改善,即电子支付
付款管理
尽晚付款
如何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功能
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收益
应收账款的成本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全年销售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等
成本
信用政策
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标准
信息来源(内部执行信用申请、还款记录,外部财务报表等)
信用的定性分析(5C信用评价,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信用的定量分析(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等)
信用条件
信用期限
折扣条件(5/10、N/30,表示10天内付款获得5%的优惠,付款最后期限是30天,此时无优惠)
(Δ收入-Δ变动成本-Δ固定成本)-(Δ机会成本-Δ收账费用-Δ坏账损失-Δ现金折扣)>0,即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0,也可以认为是ΔEBIT>0
收账政策
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
决策:收益≥成本
多少合适
应收账款的监控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
账龄分析表
可以确定逾期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反映一定期间(如一个月)的赊销额,在发生赊销的当月月末及随后的各月仍未偿还的百分比
ABC分析法
抓重点,照顾一般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分为调查、评估客户信用,收账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保理等
保理分为明暗(是否告知保理关系)、有无追索权(保理商的追索权)、折扣(融资保理)和到期
如何管理
存货管理
收益≥成本,因全年存货需求量必须得满足所以不考虑收益,只要求成本最低即可
存货管理目标
保证生产或销售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的成本
取得成本(含订货成本及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F1+D/Q×K+DU)+(F2+Kc×Q/2)+(TCs)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不允许缺货TCs为0,与经济批量相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
当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时最优,此时经济订货批量EOQ=(2KD/Kc)½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存货年需求总量/EOQ 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EOQ/2×存货单价
K的归集:和“每次”相关(生产次数、采购次数) Kc的归集:和“每件”、“储存”相关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要量)对EOQ无影响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最大库存量(=Q-Q/p×d)减少
与经济批量相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1-d/p)
当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1-d/p)时最优,此时经济订货批量EOQ=〔2KD/Kc×p/(p-d)〕½
保险储备B
使缺货损失和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值,对EOQ无影响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多少合适
存货的控制系统
ABC控制系统
A数量少价值高;B中等;C数量多价值低
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
0库存,但需要稳定而标准的生产程序及可靠供应商
如何管理
流动负债管理
短期借款
信用条件
信贷额度(银行不承诺必借)
周转信贷协定(承诺必借,信贷承诺费=未使用部分×承诺费率)
补偿性余额(算作存款,提高了实际利率=利息/实际可动用的本金)
借款抵押、偿还条件、其他承诺
成本
收款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贴现法(先扣除利息)
加息法(即等额本息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2)
短期融资券
比中期票据融资期限短
筹资特点
短期→→→→筹资成本低
面向银行间机构投资者→→→→筹资金额大
发行相关规定→→→→发行条件严格
商业信用
形式
应付账款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决策(互斥项目优选,净收益=折扣额-利息)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可以带息,也可以不带息,其利率一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预收货款(适用紧俏商品及生产周期长造价较高的商品)
应计未付款(使用这些资金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但并不能控制这些账目的水平)
筹资优缺点
容易获得、企业有较大机动权、一般不用担保,但筹资成本高、容易恶化信用水平、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流动负债的利弊
经营优势
容易获得、具有灵活性,短期借款相比长期的有更少约束性条款
经营劣势
需要持续地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一般有1-3个月的结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