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考科目——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其他章节和科目都有,会陆续发布,可以先关注。自己按照考试大纲总结的,不用看书,直接被这个就行,我就是被这个通过的。
编辑于2022-02-11 23:44:40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意大利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十日谈》的思想内容19.4
该作以反对禁欲主义为主要思想。
首先,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反教会,教权的思想,揭露了教士们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种种荒唐丑恶的行径和伪善的品性。作者从自然道德观出发,对僧侣生活的违反人性予以谴责。
其次,有些故事热情赞美人性,表达了崇尚爱情,肯定世俗生活的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的主张,抨击封建社会中的等级门第观念,揭露了扼杀破坏,摧残人生幸福和爱情自由的封建力量。
第三,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肯定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态度。
法国
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他由7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龙沙,它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他是法国最早的采用法国民族语言而非拉丁文创作诗歌的民族诗人。
龙沙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接触代表,他是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巨人,对数理、医药、天文、考古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代表作品是——《巨人传》
《巨人传》的巨人形象
《巨人传》塑造了以格朗古杰、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为代表的三代巨人形象,尤其是通过卡刚都亚和庞大固埃的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思想。巨人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卡冈都亚爱好和平,爱护民众,当他的国土遭遇外敌入侵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而非自己的统治,他还表现了对宗教权威的蔑视,他指出,教会是是非丛生之地,修道院生活违背人的天性。人应该自由发展,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庞大固埃对世界充满好奇,努力探索各种奥秘,他游历各地的动机就是要了解自然万物,探寻真理。
经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知识渊博,充满智慧,卡冈都亚对庞大固埃的教育,已经避免了当初他本人所走的弯路,不再接受经院哲学的教育,而是直接接受人文主义的,全面的综合性教育。
三个巨人食量过大,饕餮好酒,纵情享乐,百无禁忌,体现了人追求肉体感官幸福、快乐,看重今生的崭新的人生观。巨人形体的高大象征着人的伟大,以此反对宗教神学关于人是渺小的,屈从于上帝的生命的思想。
西班牙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使西班牙文学最早具有世界意义。 代表作有历史剧《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堂吉诃德》等
识记
历史剧《奴曼西亚》
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
一类以历史或现实生活为依据,描写了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曲折离奇的冒险经历
另一类主要采用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写法,偏重于揭露和讽刺现时
主要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
桑丘潘莎
地位和影响
在欧洲近代小说中,《堂吉诃德》首次塑造了人物典型。它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也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艺术成就
首先,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这种对比突出了二人身份,受教育程度,性情,尤其是人生目标的差异,使读者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作品赋予形象的深刻蕴意。在体现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的沉迷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等方面,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背后却透露出深刻的真实。
其次,作者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进行了巧妙的替换,将骑士小说的训诫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用堂吉诃德种种荒唐的行侠冒险行为戏拟骑士小说中骑士的“壮举”,特别是对骑士们行侠的目的进行了彻底的置换,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借用骑士小说,通过骑士们各处游走,而构成情节展开的基本线索,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再吸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以主仆二人的游侠历程为主线,辅之以各自独立又与主题联系密切的故事,从而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形象17.4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喜剧与悲剧的双重因素。16.4
首先,堂吉诃德身上具有许多喜剧人物的因素,他荒唐自信,盲目模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同时也体现了这个形象脱离实际,把幻想当现实的性格特征。作者通过对堂吉诃德喜剧性性格的描写,对当时西班牙盛行的低劣荒唐的骑士小说进行了强有力的讽刺。
其次,堂吉诃德又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他行侠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的罪恶,为被压迫者伸张正义。不仅如此,他还以非凡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尽管他常被打败,吃尽了苦头,但他从不气馁,从不动摇,始终坚信自己理想的正义性。因此,他的荒唐行为中又体现了不怕牺牲的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在他的滑稽可笑中隐含着崇高和伟大。怀有崇高理想,为实现之而“不恤丧生”的堂吉诃德正体现了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在当时的不可实现,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
堂吉诃德还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传播者。当他远离骑士道,头脑清醒之时,常会语出惊人,思想深刻,见解不凡,他的议论中包含着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反对封建贵族的门第观念,认为人的贵贱不在于地位和血统,而在于品德的高低。他看重自由,热爱自由,认为自由是人生的权利,“是天赐的无价之宝”。他反对压迫,主张平等,认为人压迫人,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都是世上非正义的事情。他向往太古盛世的“黄金时代”,因为那时的人类是幸福的,普遍平等而无私有观念。他身上上闪耀着人文主义,但是他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不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甚至像他的冒险行侠行为一样,被人们视为可笑的幻想。
桑丘潘沙是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他们主仆二人,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两人结伴冒险游历的过程中,堂吉诃德怀着崇高的理想,但有时却神志混乱,而桑丘却讲求实际,神智清醒。有些目光短浅,狭隘自私,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弱点逐渐消失,相反,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却在他身上绽放出光彩。 他语言生动丰富,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对友谊十分忠诚,在跟随堂吉诃德游侠的过程中,他的眼界不断扩大,思想性格也在发生着变化。 虽然他和堂吉诃德的出身,性格差别巨大,但他们从不同侧面代表了人类所具有的善良正义的思想感情。
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塞万提斯,作者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让世人厌恶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 小说通过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巧妙地将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的西班牙社会纳入读者的视野,作者以史诗般的手笔,描绘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下班呀社会的广阔生活画面。
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其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场景。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维加——《羊泉村》
英国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大学才子派15.10
“大学才子”剧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知识,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落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他们的努力下,剧本写作,舞台演出,观众群都已成熟。马洛杰出的代作品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代表作品有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其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的代表作
历史剧
《约翰王》,《亨利八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喜剧
喜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
莎士比亚的喜剧不同于以往的喜剧,虽然也对时弊和人性的缺失进行针砭和讽刺,但主要表达的则是人文主义的正面思想,歌颂美好忠贞的爱情,赞美纯洁忠诚的友谊,颂扬人性中的仁爱,无私精神和机智勇敢的品行,尤其是热烈的赞美女性的仁善,美丽,聪明和智慧。剧中理想主义色彩极浓,表现出作家对前途充满乐观精神,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喜剧围绕着由爱引起的冲突展开,表现了爱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体现了爱在人类心中所引起的种种微妙变化,最终给沉浸于爱的世界的人们以幸福和圆满的结局。
仲夏夜之梦一标志着莎士比亚喜剧创作高峰期的到来
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悲剧
悲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
在艺术上,随着剧作批判力量的明显增强,莎士比亚悲剧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调沉郁,悲怆,激愤,剧作对现实的反映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也更具有震撼观众和读者心弦的力量。莎士比亚悲剧也采用了多条情节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从而构成了一个广阔丰富的世界。此外,他的悲剧之中已经掺杂进喜剧的成分,具有悲喜交织,突出悲剧色彩的艺术效果。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21.4形象分析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形象极好地诠释了作品的基本主题,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曾经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人和社会都寄予美好的希冀。他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他的爱情和友谊。
作为一个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显示了它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悬殊,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他无法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不仅如此,哈姆莱特还是一个深沉的思想家,当他从人文主义的立场考察并思考现实时,他发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者所颂扬的那样圣洁。
思想价值
哈姆莱特的延宕实际上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姆艾特对人性的的深沉思考,也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一个开端
艺术成就20.4
首先,在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莎剧情节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三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不仅有巨大的包容性,而且也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三条线索相互穿插和衬托,而又主次分明,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喜剧场面不断转换推进,情节矛盾逐渐走向高潮,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魅力的典型,这种魅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心理蕴含的丰富性。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莎士比亚十分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的艺术手段,哈姆莱特多次内心独白,表达出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哲学探索,披露出他内心的矛盾,苦闷,迷惘和恐惧等多方面的心理内容,有效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再次,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通过对比,人物的性格特色更加鲜明。
第四,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出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他们不仅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石,更加强了英语语言的表现力。
《奥赛罗》
奥赛罗
苔丝狄蒙娜
伊阿古——野心家,阴谋家,利己主义者,伪善者
《李尔王》
李尔
格罗斯特
考狄利娅——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麦克白》——一个关于野心家的悲剧
麦克白
传奇剧
《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以人反对神,宣扬人性反对神性神权。人文主义修正了神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将人置于“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至尊地位。
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聪明才智,反对教会的愚民政策。他们提出“知识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理性就是人的天性”。
再次,以个性解放来反对禁欲主义。针对教会一直以压抑现实享乐的欲望从而获得来世幸福的期许,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个性解放”的口号,指出盛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对抗教会的禁欲主义。
第四,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动者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针对当时封建诸侯割据,战乱不休,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的情况,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愿和势力的人文主义者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现实政治要求。
理解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他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针对教会的神主宰宇宙的思想,人文主义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其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