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外国文学史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考科目——外国文学史第六章——19世纪文学,其他章节和科目都有,会陆续发布,可以先关注。自己按照考试大纲总结的,不用看书,直接被这个就行,我就是被这个通过的。
编辑于2022-02-11 23:51:04第六章 19世纪文学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这一思潮反对政治的,社会的和宗教的束缚,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的自由主义论著作品和文学活动直接影响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为浪漫主意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也同这一时期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德国古典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空想社会主义所宣扬的天才论,崇尚个人品德和才能,以及未来美好蓝图的描绘,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德、英、法、俄、美、东欧等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
诺瓦利斯《夜的颂歌》
蒂克《民间童话集》,《金发的艾克贝尔特》
霍夫曼《小查克斯》——怪诞,阴暗神秘
沙米索《彼得史雷米尔奇的故事》——神秘,怪诞
海涅《论浪漫派》,《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长诗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封建制度、教会等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对社会革命作出寓言。作品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运用了夸张、讽刺、想象、比喻的手法,结合民间文学的传统,进行叙事和抒情。
“海德堡”派
阿尔尼姆
布伦塔诺
《儿童的奇异号角》
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灰姑娘》、《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
英国
湖畔派20.10/15.4
首先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代表作品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各自诗歌合成的《抒情歌谣集》。
拜伦18.4
主要作品
《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东方叙事诗》
东方叙事诗大多情节离奇,情绪激烈,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背景一般是大海、原野、古堡等。充满异国情调,风格恣肆狂放、潇洒自如。
《异教徒》
《阿比道斯的新娘》
《海盗》
《莱拉》
《柯林斯的围攻》
《巴里西娜》
《锡隆的囚徒》
《普罗米修斯》
《卢德分子之歌》——英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号召工人斗争的诗
《曼佛雷德》
“拜伦式英雄”16.10
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拜伦通过这类人物,表示自己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唐璜》
人物形象
在这部叙事诗中,拜伦虽然写了唐璜许多风流韵事,但着力强调和侧重的却是他性格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极力挖掘他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把他写成18世纪末的一个天真善良,勇敢热情,热爱自由,厌恶虚伪的贵族青年。
他顺从人的自然本性而生活,不愿同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视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传统习俗和虚伪道德,勇于反抗压迫和奴役,极力追求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玩世不恭,任性放纵,意志薄弱,随波逐流,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带有这一形象原始性格的痕迹。这是一个在生活的磨练中不断发展成熟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在他身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艺术特色
艺术上《唐璜》最突出的特点是辛辣的讽刺,拜伦自称《唐璜》为讽刺史诗,他在长诗中运用了夸张,变形,对比,反语,谐虐等手法,针对主人公活动的18世纪末以及19世纪初之“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展示其辛辣的讽刺艺术特点。
其次,作品富于浪漫传奇色彩。离奇的故事,异域的情调与层出不穷的戏剧性场面所营造的传奇性氛围,使得诗人对现实的描绘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传奇色彩。
再次,诗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抒情性无处不在,统贯全篇。有的含蓄,有的奔放,有的“水到渠成”,和谐自然,有的如高山飞瀑,可独立成篇。
此外,《唐璜》采用了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入第一人称的谈话。这种差别具有两种性质,一是讽刺性的,一是抒情式的,这种在叙事的语境下的议论与抒情,使得长诗具有浓烈的现实主义成分,又有感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最后,《唐璜》还在格律,诗歌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它是英国诗歌史上运用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的诗篇。拜伦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滑稽史诗所用的“8行三韵体”,语言明白晓畅,简约而具体;诗句广采口语词汇,变化灵活,轻快自然,常常警句迭出,妙语连珠。
波西比希雪莱:《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政虐”的假面游行》,《给英国人民的歌》(政治长诗),描写自然景物《西风颂》,《致云雀》,《云》
约翰济慈:叙事诗《伊丽莎白》、《圣阿格尼斯节前夕》,抒情诗《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
撒旦派或恶魔派
瓦尔特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清教徒》、《罗伯罗埃》、《罗沁中区的心脏》、《艾凡赫》
法国
夏多不里昂:《基督教真谛》、《阿达拉》、《勒内》(勒内是文学史上第一个犹豫的“世纪病”形象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德意志论》、自传性质的《黛尔菲娜》、《柯丽娜》
乔治桑
爱情婚姻小说:《康素埃洛》、
社会小说:《安吉堡的磨工》
田园小说:《小法岱特》、《弃儿法浪莎》
缪塞(法国的莎士比亚):《罗朗萨丘》、《务以爱情为戏》、《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对后世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
主要小说和诗歌作品
早期:创办《文学保守者》周刊,《歌颂集》
中期: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逍遥王》、中篇《克洛德格》、诗集《秋叶集》、《微明之歌》、《新声集》、《光与影》、《卫戌官》
剧本《欧那尼》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主要叙述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为父报仇,反对国王的故事,表现了反对封建暴君的进步主题,反映出七月革命前夕人民暴涨的反封建情绪。在艺术上,剧本完全打破了“三一律”的限制,地点随意变换,大量采用奇情句的手法,充满浪漫的奇异构想。围绕它的上演引起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阵营之间的一场决战。它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彻底战胜了古典主义。
后期:《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历史小说《九三年》、抒情叙事诗集《历代传说》
美丑对照原则14.4
"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运用的艺术创作手段,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了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了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对照艺术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与人物形象对照两个方面。小说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对比以及对爱情的态度构成对比表现出来。
《悲惨世界》20.10
《悲惨世界》是雨果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小说共分五部,贯穿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小说首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表示关注和同情。其次,小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进行了猛烈批判。再次,小说对共和主义英雄和巴黎人民起义进行热情赞颂。此外,小说还宣扬了作者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的人道主义
在《悲惨世界》中,作者同情关注劳动人民的苦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反动,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反映了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而他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设想,则是人道主义局限性的表现。
《巴黎圣母院》
人物形象
副教主克罗德是天主教会恶势力的代表,他表面上清心寡欲,道貌岸然,实际上内心淫邪毒辣。作者一方面通过这一人物的刻画,批判了天主教恶势力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作用,同时也描写了这一人物自身的矛盾,展示了宗教清规戒律的约束与人的本能欲求在他身上产生的激烈冲突,把他写成一个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小说还对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命运表示深切同情,赞美这些低贱者美好的心灵和品德。爱斯梅哈尔达则是一个封建制度下无辜遭受侮辱迫害的下层妇女形象和人性美的化身。她身处社会底层,但她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和反抗性格。在她身上外貌的美与心灵的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成为美的化身。
加西莫多则是另一种类型的“低贱者”的代表。他外貌奇丑:驼背,跛足,独眼,声哑,但却心灵美好,性格善良,坚强勇敢,富于牺牲精神。在这一人物身上,作者着意渲染了爱的感化力量和作用。
小说在描写下层人民苦难的同时,对于他们的反抗斗争精神也予以一定的反应,静心描绘了“奇迹王朝”的流浪汉、乞丐攻打圣母院的场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反封建民主力量的觉醒。尽管他们最后失败了,但通过弗兰德使者的预言,预示着封建势力的灭亡,人民革命时代的必然到来,表明了作者政治态度转变后坚定的共和立场。
艺术特色17.10
第一,运用“美丑对照原则”进行创作,如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了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了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对照艺术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与人物形象对照两个方面。小说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对比以及对爱情的态度构成对比表现出来。
第二,恢弘的史诗性质。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全书是一副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第三,曲折离奇、跌宕引人的情节。小说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料,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充分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第四,精彩的心理描写。小说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比如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此外,《巴黎圣母院》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的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是富有灵性的活物。比如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精美绝伦。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俄国
茹科夫斯基:《俄国军营的歌手》
雷列耶夫:《致宠臣》、《沃伊纳罗夫斯基》
莱蒙托夫:《童僧》、《当代英雄》、《诗人之死》
耶拿派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三个中心,其早期代表被称为“耶拿派”,主要人物是一对理论家兄弟,俗称大小施莱格尔,即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和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代表诗人有诺瓦利斯和蒂克,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在这份杂志上,他们提出了浪漫主义。 他们对狂飙突进有所继承,比如要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相比狂飙精神减弱。诺瓦利斯的代表作是《夜的颂歌》,蒂克的代表作是《民间童话集》、《金发的艾克贝尔特》。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以卓越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对俄国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代表作品有
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以卓越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对俄国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普希金的诗歌和小说
政治抒情诗:《自由颂》,《童话》,《致巴恰耶夫》
浪漫主义抒情诗:《囚徒》,《致大海》,“南方诗篇”《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
现实主义历史剧:《鲍里斯戈多诺夫》
短篇《别尔金小说集》(《射击》,《暴风雪》,《棺材匠》,《村姑小姐》,《驿站长》
《驿站长》是《别尔金小说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描写驿站长维林和女儿相依为命。作品借此谴责贵族阶级的自私,冷酷,对维林的不幸,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个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维林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人物”的传统。
30年代: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叙事长诗《青铜骑士》,短篇小说《黑桃皇后》,中篇小说《杜布洛夫斯基》,长篇《上尉的女儿》(历史小说)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达吉雅娜的形象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的理想贵族妇女形象。诗人称她为“灵魂上的俄罗斯人”在这一形象中包含着诗人对人民的理解,体现着诗人创作的高度人民性。诗人把把达吉亚娜美好的品德和性情同人民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从俄罗斯普通人民身上他学到的淳朴善良,从大自然中她领悟了生命应该而且必须自由,舒展;从俄罗斯民间传说里,她养成了沉醉于美好的幻想;充满自由的西欧浪漫主义小说,教会了她对理想的真诚执着。这一切都使她在精神上高于周围的人们,对地主庄园的生活难以忍受。
主人公形象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烦闷,痛苦,对贵族社会的庸俗空虚感到不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想认真读书,从事写作,又要搞农事改革,希望西欧的资本主义出现于俄国,这一切说明奥涅金在精神上远远高于那些贵族社会中的庸人,是开始觉醒的贵族青年一代的典型。
但是奥涅金并没有完全摆脱贵族阶级传统道德的影响,他对社会的厌恶只能停留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他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管是写作,读书或农事改革,他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长期的贵族生活使他远离人民,更不关心人民,还缺少对抗习惯势力的勇气。
小说通过这个形象,既反映了俄国贵族社会的腐朽和堕落,也揭示了“多余人”形象的致命弱点。
思想意义
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在小说以彼得堡和外省乡村为背景,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上流社会贵族的罪恶。同时,小说通过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既批判了专制的沙皇农奴制度,也指出了他们远离人民,脱离实际的致命弱点。通过达吉亚娜的形象的塑造,赞美了纯洁,善良,真诚等优美的品德,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类社会美的亵渎;小说对农奴的悲惨生活也做了一定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同情。
艺术特色
人物与环境的典型性,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是时代产物,他体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他们不满现实,追求理想,但又脱离实际,远离人民,一事无成,这正是12月党人和先进贵族的特点,也是12月党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而达吉亚娜优美性格的形成,正是人民和时代进步思想的影响,和大自然以及俄罗斯民族土壤的培育。
鲜明的对比手法,小说中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如奥涅金的冷漠与连斯基的热烈浪漫,奥涅金的感情虚假与达吉亚娜的感情诚挚,达吉亚娜平凡的外貌与优美的精神世界与奥尔加娇艳的外表和空虚的内心世界等等,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诗体小说的独特体裁,这是一个诗体长篇小说。一方面,它具有一般长篇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长篇的典型特色,另一方面,它又用诗歌的凝练笔法,使形象景物场面的描写都具有诗的意境,同时还有许多抒情插笔。
东欧
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仙人祭》、《杜施塔先生》(波兰的民族史诗)
裴多菲山陀尔:《雅诺什勇士》、《自由与爱情》
美国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见闻札记》、《瑞普凡温克尔》、《皮袜子故事集》-《拓荒者》、《最后的莫西干人》、《大草原》、《探路人》、《杀鹿者》
库伯(开拓了美国文学中的航海冒险题材)
爱伦坡:《乌鸦》、《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带有七个尖角的房子》、《福谷传奇》、《玉石雕像》
惠特曼:《草叶集》、《自我之歌》、《啊,我的船长》
《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草叶是民主的象征,也是自由、生命力、发展的象征。《草叶集》贯穿全诗集的主题是歌唱自我、民主、自由。
梅尔维尔:《白鲸》
浪漫主义文学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强调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感情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在他们的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
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