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业设计史第七章
《工业设计史》第五版第七章,格罗披乌斯:平面布置和体型处理主要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的三个观点、树立了理论一种以机器生产为技术背景的现代主义美学观和艺术风格。
《工业设计史》(第五版)第十章战后重建与设计,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是电子技术革命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曾被称为“塑料的时代”。
《工业设计史》(第五版)第九章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一战后消费高潮,标准化、合理化、第一代工业设计师,让设计和市场联系起来;以美学形式解决技术问题。
《工业设计史》(第五版)第八章,艺术装饰风格: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法国、美国、英国、满足机器生产和塑料,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的满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七章 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美术革命
美术界的趋势
流派
立体主义
毕加索
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
综合立体主义阶段趋向于几何化
未来主义
马里内蒂
工厂、机器、火车、飞机
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
表现主义
现代带艺术的重要性
风格派
中心
荷兰
主要成员
蒙德里安
奥德
里特维尔德
出发点
绝对抽象原则
特征
元素
个体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
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
目的
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联合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强调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合作
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
强调集合与个体之间的平衡
构成派与俄罗斯先锋艺术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
材料
塑料、钢铁、玻璃
艺术是抽象的几何形
构成派
作品很像工程结构物
马来维奇
白色背景下的几何构图
第三国际纪念塔
艺术与工业联系的讨论
阿瓦托夫
工程师、艺术家双重观点
塔拉布金
艺术工作合理化
随着斯大林工业计划而销声匿迹
走向现代主义
起源
对机器的承认
运动背景
工业和科技水平发展
大众市场健全
艺术变革改变人们审美
现代建筑兴起
关键因素
功能主义
形式追随功能
理性主义
科学客观,减少个人意识
设计特点
主张创造新形式,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
主张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
机器美学,以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造型和理性
德国兴起,法奥意,最后在英国扎根
最早在建筑界出现
1919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
后来的包豪斯校长米斯
柯布西埃
1920新精神杂志
1923走向新建筑 机器美学经典之作
柯布西埃与机器美学
代表人物
理论反映
机器颂扬
追求
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
特点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横向长窗
自由立面
格罗披乌斯
平面布置和体型处理主要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
法古斯工厂
包豪斯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小作坊
注重技术的传授
作坊的命名按某一工艺的名称
缺乏现代化的加工手段
理论上缺乏系统性
德绍时期的包豪斯
迈耶、米斯和包豪斯的终结
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设计艺术的整体观念
坚持教学合一
认为国际风格是艺术追求的目标
充分认识到东方哲学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的三个观点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
设计必须遵从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意义
真正建立了使艺术与现代机器生产相结合的工业设计体系
建立了与工业设计相适应的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树立了理论一种以机器生产为技术背景的现代主义美学观和艺术风格
局限性
形式主义,有时破坏产品的使用功能
缺乏人情味
抽象深奥,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