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料分析思维导图
速算技巧:截位直除、若选项存在10倍,100倍关系 考虑几位数、单位、小数点;横着看倍数:分子倍数大,分子大的大。
编辑于2022-02-13 16:37:00资料分析思维导图
速算技巧
截位直除
截谁
一步除法:只截分母
多步除法:子母都截
截几位
选项差距大,截2位
选项首位不同
首位相同,次位差>首位
选项差距小,截3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首位
注意
若选项存在10倍,100倍关系 考虑几位数、单位、小数点
分数比较
一大一小
根据分子比大小
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大同小
竖着直接除:注意数量级
横着看倍数:分子倍数大,分子大的大; 分母倍数大,分母大的小
材料阅读
战略
1)第一遍:时间+主语, 25 秒~30 秒。 2)第二遍:只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5 秒~10 秒
方法
时间+主语+结构
速度
计算时多看选项
现期与基期
基期量
给现期量,求过去量
基期=现期-增长量
基期=现期/(1+增长率)
|r|>5%,截位直除
|r|<=5%,化除为乘(开括号,要变号)
1) 现期/(1-增长率)≈现期*(1+增长率) =现期+现期*增长率。 2) 现期/(1+增长率)≈现期*(1-增长率) =现期-现期*增长率。
基期和差
公式: A/( 1+a) -B/( 1+b)
方法: ①以坑治坑(选项有正负,且有现期坑):考得少。 a.先看正负,排除。 b.再现期坑,选择。 ②看不出坑、无坑,用估算或者截位直除。考得多
现期量
给基期量,求后面某个时期的量
给基期量和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保持n年增长量不变,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n
给基期量和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r); 保持n年增长率不变,现期量=基期量*(1+r)的 n次幂。
其他要点
同比:上年同期相比;环比:与上个周期相比
顺差与逆差: ( 1)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 ( 2)贸易顺差:出口>进口;贸易逆差:出口<进口。
一个数*1.1,错位相加;一个数*0.9错位相减。
【注意】 普通基期量比较(不想列式:不列不放心、列了不甘心)。 1.本质:分数比较。 2.灵魂:先排除,再列式。
一般增长率
增长率计算
识别:增长/下降+%、几倍;(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计算: 1)给一个百分数和百分点:高减低加。 2)给具体量: r=增长量/基期量,根据选项,截位直除。
多个年(月)份增长率>10%:1.1*基期。
增长率比较
识别:增长率(增速、增幅) 最快/最慢
给出现期、基期,比较 r 的方法: ①当现期/基期≥2(倍数明显),用现期量/基期量进行比较。 ②当现期/基期<2(倍数不明显),用增长量/基期量进行比较
给出现期量、增长量,比较r的方法: 用“增长量/现期”进行比较
速算:分数比较法
增长量模块
增长量计算
一般增长量
识别:增长单位,增长+%是求增长率;增长+单位,求增长量;增长量=增长倍数
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考查第二多)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考查最少,山东考查过) 增长量=现期量/( 1+r) *r(考查最多)
给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1.一般推理公式:增长量=现期/( 1+r) *r。 2.方法: 1)增长率百化分, |r|=1/n。 2) r 为正,增长量=现期量/( n+1) 3) r 为负,减少量=现期量/( n-1)(背下来) 速算:增长量不列式子,直接
百化分;背会
年均增长量
识别: 年均增长单位(每一年的增长量相同)
公式: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 /n。
年份差的选择:两个年份直接相减; 五年计划:为5年;基期:十二五为2010年,十三五为2015年。
增长量比较
题型识别:增长最多/少,下降最多/少,多少往往形容量
考法一: (1)给现期和基期: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 (2)小秘密:若给柱状图或折线图,可直接比较高度差。
考法二:给现期和增长率,比较增长量: 1.大大则大: ( 1)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量大。 ( 2)现期量大、降幅大,则减少量大。 2.一大一小:百化分,{现期量/( n+1)}分数比较(考官出坑的地方)。
综合分析
1.顺序: 从易到难+CDBA。 大数据统计, C、 D 项的正确率为 50+%, A、 B 项的 正确率为 50-%。 ( 1) 现期优于基期。 ( 2) 比较优于计算。33 ( 3) 技巧优于无技巧( 尾数法/估算/混合增长率/两期比重升降)
2.坑点: 问题三步走。 ( 1) 提问方式坑→先标出“问对、 问错” 。 ( 2) 时间坑→时间点、 时间段、 日均。 ( 3) 单位坑。 ( 4) 概念坑→区分清楚主体。
3.大数据统计: 表述绝对往往是错的→逐年、 都、 均、 一定。
特殊增长率
一、 间隔增长率
1.识别:2018 年比 2016 年增长+%(隔一年,求增长率)。已知 2018 年为 120,2016 年为 100,r=(120-100)/100=20%,求解间隔增长率不会直接给出量
2.已知:2018 年增长率为 r1,2017 年增长率为 r2。
3.公式:r 间=r1+r2+r1*r2(和+积)
4.速算: (1)r1、r2的绝对值均小于 10%,选项相差一个百分点以上,r1*r2可以忽略(10%*10%=1%)。若 r1=5%,r2=5%,r1*r2=25/10000=0.25%;若 r1=5%,r2=-5%,r1*r2=-0.25%。 (2)化成分数;化成小数。 (3)利用选项看答案
题型延伸 1: 间隔倍数。 1.特征: 间隔一年, 求倍数。 例: 2020 年工资同比增长了 30%, 2019 年同 比增长了 20%, 则 2020 年工资是 2018 年的多少倍? 答: 间隔一年求倍数, 间隔倍数问题。 先计算间隔增长率, 间隔增长率+1=间隔倍数, r 间=30%+20%+30%*20%=50%+6%=56%, 间隔倍数=1+56%=1.56 倍。 2.两步走: ( 1) 先求出 r 间。 ( 2) 间隔倍数=r 间+1 选项减倍数直接减1
题型延伸 2: 间隔基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 1+r), 间隔基期量= 现期量/( 1+r 间)。 1.特征: 间隔一年, 求基期。 2.例: 2020 年工资额是 400 元, 同比增长了 10%, 2019 年同比增长了 20%,则 2018 年的工资是多少元? 答: 给 2020 年, 问 2018 年, 求基期, 中间间隔一年, 求间隔基期, 间隔基期量=现期量/( 1+r 间), r 间=r1+r2+r1*r2=10%+20%+10%*20%=30%+2%=32%, 间隔基期=现期/( 1+r 间) =400/( 1+32%)。 若用 400/( 1+10%) ÷( 1+20%) 也可以计算,但是计算较慢, 且考试不会给出这么容易计算的数值。 3.两步走: ( 1) 先求出 r 间。 ( 2) 间隔基期量=现期量/( 1+r 间)。
二、 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 每一年的增长率相同。 1.识别: 年均增长最快、 年均增速排序、 年均增长率为……。 2.例: 2020 年量是 A, 年均增长率每一年的增长率相同, 2021 年~2024 年 的增长率都是 r, 则 2021 年的值=A*(1+r), 2022 年的值为 A*(1+r) ², 2023 年的值为 A*(1+r) ³, 2024 年的值=A*(1+r) 4, 发现 2024 年的值=2020 年的值 *(1+r) 4。 对应公式: 现期=基期*(1+r) n→现期/基期=(1+r) n。 3.公式: (1+r) n=现期量/基期量(n 为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
考法: ( 1) 比较: ①( 1+r) n=现期量/基期量,故 n 相同时, 直接比较 “现期量/基期量”。 ②假如 n 不同, 一个开 5 次根号, 一个开 8 次根号, 考试时大家都不会, 且只有江苏会考查, 故不用了解。 ( 2) 计算
年均增长率计算: 难点。 1.计算: 平方数居中代入。 因为我们只会算( 1+r) n, 比如( 1+10%) n=1.1n、 ( 1+20%) n=1.2n、 ( 1+30%) n=1.3n, 而不会开 n 次幂。 居中就是二分法, 小学的 时候上过自然科学课, 一段电线坏了就从中间剪一下, 前面亮就是后段坏了, 再在后段居中剪一下, 直到确定坏的部分, 居中代入就类似二分法, 可以排除一半的选项。 2.常见平方数: 11²=121、 12²=144、 13²=169、 14²=196、 15²=225、 16²=256、 17²=289、 18²=324、 19²=361。 3.复习策略: 讲义有 300 多页, 上课之前大家立志所有课程和所有书都要全听一遍、 全看一遍, 但是考前发现并没有做到。 学习是由厚到薄的过程, 比如四六级单词第一个是 abandon, 考试前在自习室一直复习 abandon 是常有的事, 但学习时应该划掉自己会的部分, 通过第一次的学习将讲义变成 150 页, 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将讲义再变成 50 页, 考前只看剩余的 50 页, 所有的科目同理。 4.就是一个平方数而已, 没有那么神秘, 不用管怎么来的, 会用才是王道。 21 和 29 关于 25 对称, 25²=625, 21²=441, 21 和 25 差 4, 25 和 29 差 4, 21²和 29²差 400, 29²=841。 22²=484, 22 和 25 差 3, 25 和 28 差 3, 22²和 28²差 300, 28²=784。 23²=529, 23 和 25 差 2, 25 和 27 差 2, 23²和 27²差 200, 27²=729。 24²=576, 24 和 25 差 1, 25 和 26 差 1, 24²和 26²差 100, 26²=676。 记忆口诀: 是不是( 22²=484), 我二舅( 23²=529), 吴奇隆( 24²=576)。
三、 混合增长率
1.题型识别: 量之间存在部分 1+部分 2=整体的增长率关系。 比如左手+右手=双手 ( 1) 房产+地产=房地产。 ( 2) 进口+出口=进出口。 ( 3) 邮政+电信=邮电。 ( 4) 上半年+下半年=全年。
2.具体一点的判定: 求增长率, 但缺少直接数据, 则考虑是否为混合。 如: 房产为 20 万元, 增长 10%, 地产为 80 万元, 增长 20%, 求房地产的增长率。 已知房产+地产=房地产, 是部分+部分=整体的关系, 没有基期, 缺少直接数据, 考虑混合, 房地产的增长率在 10%和 20%之间
3.根据选项判断口诀三步走: (1) 居中但不中(最小 r<总体 r<最大 r) 。 (2) 偏向基期量较大的(哪个部分的基期大, 总体的增速就离谁近) 。 (3) 偏向搞不定, 就线段法精算。
4.注: 求混合增长率, 做题时无基期量, 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基期量。 (1) 增长率差异大, 必须用基期。 (2) 增长率差距不大, 才能用现期。
5.线段法的拓展运用: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资料) ; 平均数=总量/人数(数量、 资料)
6.重点注意: 量是分母, 混合增长率的量是基期量; 混合平均数的量是人数
倍数与比值
一、现期倍数与比值
1.题型识别: 问题时间与材料一致(现期), A 是 B 的多少倍(A/B, 截位直 除)
2.公式: A/B
3.速算: 截位直除
二、 基期倍数与比值
基期倍数: 1.题型识别: 问题时间在材料之前, A 是 B 的多少倍。 2017 年高照 180 斤,小王 100 斤, 2017 年高照是小王的 180/100=1.8 倍。 2017 年高照体重为 A, 增长率为 a; 小王体重为 B, 增长率为 b, 问 2016 年高照是小王的多少倍, A/(1+a)÷[B/(1+b) ]=A/B*[(1+b) /(1+a) ]。
2.给现期量、 增长率: 基期倍数=A/B*[(1+b) /(1+a) ]。 (1) 先看(1+b) /(1+a) 与 1 的关系。 (2) 再看 A/B。 (3) 最后看选项。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
1.题型识别:问题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平均(均/每/单位)。判定的关键是“字眼“。比如 100 万分给 10 人, 每人可以分到100 万/10,分子为 A, 分母为B
2.计算公式:平均数=总数/个数=A/B
3.计算形式:后/前(标准给法)。 (1)人均收入=收入/人数。 (2)每亩的产量=产量/亩数。 (3)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4) 速度=路程/时间=S/T=km/h。 (5) 常识: 100 万分给 10 人, 代表 1 人分得 10 万,谁是 1 谁就是分母,22 分母为人数;每亩产量=1 亩的产量,分母为亩数
4.速算技巧:截位直除
注意:日均、月均考官要坑人了!!
【知识点】多个相近的数求平均数:削峰填谷。 1.定基准,算差距。 2.汇总除以个数,再加上基准。 3.引例:求 11、 12、 9、 12、 12 的平均值。 答:可以全部加起来除以 5,但考试数据没有这么简单。可以以10基,或者以11 为基准,分别相差 0、1、-2、 1、 1,平均值=11+1/5=11+0.2=11.2。可以以3为基准,但是更麻烦了。
基期平均数
1.识别:过去时间+平均。 2.题型: (1)给现期量、增长量:基期平均数=基期的总数/基期的个数。比如 2021年有 10 万元、有 8 人,比 2020 年增长 2 万、增长 3 人,问 2020 年人均多少钱,求的是基期平均数, 2020 年的钱/2020 年人数=(10 万-2 万) /(8 人-3人) =8/5。 (2)给现期量、增长率: A/B*[(1+b) /(1+a) ]。比如 2021 年有 A 万元,增长率为 a,有 B 人,增长率为 b,问 2020 年人均收入, 2020 年人均收入=[A/(1+a) ]÷[B/(1+b)]=A/B*[(1+b) /(1+a) ], 公式和比重一模一样,但是含义不同。 3.速算: (1)先判断“(1+b) /(1+a)”与 1 的大小关系。 (2)再根据选项差距,截位直除“A/B”。 (3)充分利用选项,出答案
两期平均数的比较与计算
知识点】两期平均数比较——升降: 1.题型识别:题干中涉及两个时间+平均数问法。 2.公式:现期平均- 基期平均=A/B-A/B*[(1+b) /(1+a) ]=A/B*[(a-b) /(1+a) ]。比如 2021 年人均金额为 A/B, 2020 年人均金额=A/B*[(1+b) / (1+a) ],现期平均- 基期平均=A/B-A/B*[(1+b) /(1+a) ]=A/B*[(a-b) / (1+a) ], 所以只需要比较 a、 b 大小。 3.升降判断: a:分子的增长率, b:分母的增长率。与两期比重的原理相同。 (1) a>b,平均数上升。29 ( 2) a<b,平均数下降。 ( 3) a=b,平均数不变。 4.题型识别: 2017 年进口金额 100 元,同比增长 10%,进口数量 5 吨,同比增长 5%。 ( 1) 2017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是? 答:时间为现期, 单价=金额/数量。 ( 2) 2016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是? 答:时间为基期, 基期平均, 公式: A/B*[( 1+b) /( 1+a) ]。 ( 3) 2017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高于(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答:两期平均问题,只看 a 和 b。 5.比重和平均数区分:比重的关键词为“占” ,平均的关键词为“平均” ;比重的属性、单位是相同的,平均数往往是不一样的。 ( 1) 2017 年高照总收入 10 万元,同比增长 10%; 2017 年高照修空调所 得 1 万,同比增长 5%。 ①2017 年高照修空调占总收入的比重?现期比重=A/B。 ②2016 年高照修空调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期比重=A/B*[( 1+b) /( 1+a) ]。 ③2017 年高照修空调占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还是下降?两期比重 =A/B*[( a-b) /( 1+b) ]。 ( 2) 2017 年进口金额……,进口数量……。 ①2017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是? ②2016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是? ③2017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高于(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知识点】平均数的增长量=现期平均- 基期平均=A/B-A/B*[( 1+b) / (1+a) ]=A/B*[(a-b) /(1+a) ]。 1.列式训练: 2017 年进口金额 100 元,同比增长 10%,进口数量 5 吨,同比 增长 5%。 答:比如问 2017 年进口单价比 2016 年增长了多少元/吨, 列式: 100/5*(10%- 5%) /(1+10%), 但不用这个公式计算,而是用 A/B*[(a-b) /(1+a) ]。 2.技巧:多步除法, 子母都截。 3.注意: 比重中 A/B 一定小于 1, 平均数中 A/B 不一定小于 1, 所以不能选 <|a-b|
1.识别:平均数+增长+%。 2.例子: 2017 年进口金额 A 元,同比增长 a,进口数量 B 吨,同比增长 b。 求 2017 年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高于上年同期增长了+%? 【知识点】两期平均比较——平均数的增长率: 1.识别:平均/每/单位+增长了%。 2.公式: r=( a-b) /( 1+b)( a 是分子的增长率, b 是分母的增长率)。 3.做题逻辑: ( 1)根据平均数确定分子、分母(谁除以谁)。 ( 2)代入公式: r=( a-b) /( 1+b)。 【注意】两期平均数:升降比较;计算(量、率)。 1. 平 均 数 的 增 长 量 = 现 期 平 均 - 基 期 平 均 =A/B − A/B*[ ( 1+b ) / ( 1+a) ]=A/B*[( a-b) /( 1+a) ]。 2.平均数的增长率=(现期平均- 基期平均) /基期平均=[A/B-A/B*( 1+b) /( 1+a) ]÷ [A/B*( 1+b) /( 1+a) ]=( a-b) /( 1+b)
比重相关
总体识别
关键词:占; 求比重:比重=部分/总体 求总体:总体=部分/比重 求部分,部分=总体*比重
引申:1.增长贡献率: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增长量; 2.利润率:利润率=利润/收入
比重中的饼图问题: 1.构图原则,12点钟方向,顺时针依次排列 2.方法:看部分的大小,倍数关系,(注意审题)
基期比重
识别:问题中的时间在给定材料之前,占、比重
基期比重公式
A:分子(部分的现期量); a:分子的增长率 B:分母(整体的现期量); b:分母的增长率
速算技巧: ( 1)速算技巧一:多步除法,子、母都截,截位直除。 ( 2)速算技巧二: ①判断( 1+b) /( 1+a)与 1 的关系(>、<、 =) ②根据选项差距截位直除 A/B。 ③充分利用选项,出答案。 ④注:a.当作一步除法,根据选项差距(差距小,截三位;差距大,截两位),只 截分母。b.看看材料有没有已经给出现期比重的值。 【注意】一定要先看材料有没有给 A/B 的数值,没有给的话,再去计算 A/B。
两期比重
一、1)题型识别:两个时间+比重升降(大小)
2)两期比重公式
3)判断方法:比较a与b。 a>b,比重上升; a<b,比重下降; a=b,比重不变
4)注: ①a:分子的增长率, b:分母的增长率。 ②比较 a、 b 时需带正负号比较。 只需看 a、 b, a>b,比重上升
二、两期比重——两个年份,一个比重(上升/下降+几个百分点)
2)计算公式
3)速算: 判升降, 定大小(选最小是错误的)。 (1)判方向( a>b 上升, a<b 下降)。 (2)如果<|a-b|的只有 1 个,直接选这个选项。 (3)<|a-b|的有多个, a 为负, a、 b 异常大(考官会提示,如出现 110%、10%):根据选项差距截位,代入公式估算,仅此而已。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