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必修三第二章
该思维导图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的内容知识点归纳,关于区域环境建设的要点整理,干货满满非常实用。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之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该章节的内容十分重要,大家可以依照本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
含义: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表现
红漠化(江南丘陵地区)
石质荒漠化(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贵州,云南,广西)
次生盐渍化(西北,华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藏北高原,东北地区西部,华北地区北部)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干旱地区界限(西北地区)
行政界线: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降水量界限:400mm以下,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界限: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自然特征:荒漠,草原
根据地形和海陆位置可得到本区干旱的原因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高原山地,阻挡海洋大气进入降水少
水分差异,如图
脆弱性
1、原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表现
流水作用微弱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干旱,少雨)
2、物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季节)
4、主要原因(气候异常可以是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过度樵采
原因
①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桥拆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的主要手段
②草场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③采挖时铲掉草皮,翻动土地,严重破坏草场
危害
①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
②破坏防风沙植被
3、过度放牧
原因: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的放牧牲畜
危害: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分布地区:半干旱的草场牧区,干旱绿洲的边缘
4、过度开垦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漠边缘从事农业生产地区
危害:缺防护林,保护沙质土壤,易遭风蚀,土地肥力下降最终弃荒,使土地连片集中发展。
荒漠化的危害
①危害土壤,使土壤肥力下降
②危害大气环境质量
③危害人类经济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空间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危害交通,电力,通信
⑥造成耕地草场退化危害农牧化生产
⑦危害河湖水库时,湿地面积减少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方针:预防
最终目标
①经济效益
②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
原则
①坚持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②重点治理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有效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在干旱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沙障
①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③特点:成本高,费工大,保护交通干线
③调节农,牧,林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⑤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破坏的危害: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位置
①纬度位置: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大陆风向风地带可延伸到南北纬15度—25度
②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调节全球太阳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②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收滞畜大量强,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将水分重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③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④人类医学宝库,全球1/4的药品原料来自于热带雨林的植物,对于治疗癌症有效的3000多种植物,有70%长在雨林
4 、雨林的脆弱性
优越性
①充足的热量
②丰沛的水分
③连续不断的生长季节
④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②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洗礼,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养分循环,如图
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
5、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
3、过度的迁移农业
4、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5、商业性伐木
6、开辟大型农牧场
历史因素
1、巴西及亚马孙地区周围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受过去知名经济影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亚马孙地区则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
3、生活在浓密雨林中的印第安人还处于部落群居阶段,人口少,对自然索取不多,不会对雨林造成太大影响
四大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铁路
①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
②伐木公司运输更为方便
③沿线还建立了城镇居民点
④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2、移居亚马孙平原
①自然因素:干旱
②经济因素:贫困
③政策扶持:“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产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6、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两种选择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于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有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热带雨林的保护
①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④建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
开发—四大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