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必修三
这是我归纳的一份高中历史必修三内容思维导图,包括了重点考点的总结,希望有问题可以指出,感谢浏览。
编辑于2022-02-18 21:49:03历史必修三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演变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背景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与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加剧
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文化:学在官道,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统治者阶级尚未建立绝对权威,学术环境宽松
儒家代表及主张
孔子
思想核心
仁和礼
对鬼神的态度
教育方面
孟子
主张
人性观
道德观念
荀子
贡献
政治主张
人性观
义利观
哲学观
评价:吸收了其他学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时期,儒家发展成为了诸子百家的自然大宗
道家代表及主张
老子: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表
哲学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人生观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代表
认为万物是相对的
因任自然: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天道
自然无为
万物等同
超逸处世
法家
思想
变革观:厚古薄今,变法革新
法治观:以法治观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集权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伦理观:性恶论,用刑罚使人恐于犯罪
受重用的原因
墨家
主旨
认识论
逻辑学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
范围
保存
坑儒
直接原因
汉代儒学的背景
现实因素
历史因素
思想因素
汉代儒学的内容
针对中央集权
针对君主专制
针对统治秩序
汉代儒学的特点
汉代儒学的影响
积极
消极
董仲舒对汉代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太学的出现
发展
教授内容
性质
影响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选官制度的演变
秦汉以前:世官制
两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之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
起源和发展
影响
宋明理学
原因背景
状况:魏晋三教结合,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
处境:儒学危机
社会环境,佛道优势,儒学不足
挑战
政治
经济
条件
政治
经济
科技
思想文化
产生: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二程(程颢,程颐)
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
理气关系: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里,不能离气
理学的修养论:朱熹区分的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所谓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如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朱熹的地位
文学
影响
发展:陆九渊,王守仁主张及内容
陆九渊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
人心是世界万物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人皆圣: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
学以制胜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为遏制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的特点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
影响
积极: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
政治
社会
学术
明清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社会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个人
代表人物及主张
李贽
穿衣吃饭皆是人伦物理即认为里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人类平等。反对封建礼教
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黄宗羲
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在具体制度方面,黄宗羲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顾炎武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提出众治的主张
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王夫之
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抨击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
王不知坚持理与气的气本论,驳斥了程朱理学以利益为本的观点,理是气质理,理外没有虚脱孤立的理
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思想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冲击了君主专制和儒学纲常,有利于思想解放
批判君主专制有一定民主色彩,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讲求经世致用,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在本质上并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为何没人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历史背景
代表人物及活动
林则徐
魏源
姚莹
影响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
实践即破产
特点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
早期维新派
背景
代表:王涛、郑观应等
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特征
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
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原因
直接原因:为寻求知识变革的理论依据,想减少变法的组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政治
经济
文化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
积极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对于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各方面,为文化发展提供新模式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消极
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绝对主义偏向,全面否定中华文化
没有群众基础,脱离群众,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必
巴黎和会中国外界的失败使中国人对西方幻想破灭
无产阶级的壮大
五四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
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存亡道路
概况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影响:
近代思想的特点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内容由深度到广度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层面的过程
方向,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的过程。体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近代中国思想不断解放的原因
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传统思想成为严重束缚
个人先进,中国人的努力探索
作用:
推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层层是
为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提供条件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背景
形成背景
阶级基础
国际条件
思想基础
实践基础
诞生
时间(1919~1927年)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初
初步形成
时间1927年~1937年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5月
井冈山斗争1928年1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成熟
时间1935年~1945年
《论持久战》1938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论联合政府》,1945年
革命两个步骤
对于中国革命的动力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时间1945年~1957年
理论内容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78年中共11届三中全会(酝酿)
1982年12大(首次提出)
1987年13大(初步形成)
1992年南方谈话(体系成熟)
1992年14大(体系完整)
1997年15大(最终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智者运动:普罗塔哥拉
苏格拉底的主张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崇尚理性与自由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
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历史条件
政治环境
直接原因
代表人物及成就
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美术
乔托
美术三杰
文学
莎士比亚
影响
积极
经济
思想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局限性
没有彻底摆脱宗教神学的 影响
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没有批判封建制度
宗教改革
背景
经济: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
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压迫和剥削最多
影响
政治上: 建构了资产阶级政治蓝图,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促进了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思想: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消极:带有宗教局限性,宗教纷争不断
专制下的启蒙
背景
经济
政治
思想
科学
代表及主张
霍布斯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论》
君权民授
不反对君主专制
洛克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赞成君主立宪制
分权学说
伏尔泰
倡导自然权利说
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提倡天赋人权学说
三权分立说
卢梭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说
重视公共意志,否定封建王权
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狄德罗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影响
对欧美
对亚洲
对文化进程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康德主张
人是自由的,平等的
思想自由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人要自律,不能因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自由,自由应在法律之内
卢梭对理性的质疑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四大发明
纸的发明:西汉前期已有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隋唐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㫒)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针
南宋:指南鱼、指南龟
清代:罗盘
火药:
唐末运用于军事
宋朝广泛运用
四大发明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四大发明领先世界的原因
后期落后世界的原因
其他
数学
《九章算数》
珠算
天文学
农学
《授时历》
《氾胜之书》《齐明要书》《农书》《农政全书》
医学
《黄帝内经》
巜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新中国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推动
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
科研人员的努力钻研和奉献精神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成就
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医学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
生物技术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近代科学发展的背景
社会原因
思想基础
制度基础
外在因素
主观因素
近代科学的特点
重实验
重分析
重理论
重工业
近代科学发展的意义
反对宗教神学,以实验观测
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统治
科学取得独立地位,不再是神权的附庸
牛顿的科技成就
经典力学体系
微积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
1879年,斯蒂芬量子论的基础
普朗克《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量子理论的诞生
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得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改变了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追寻生命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的背景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协力,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
政治:主要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
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
科技: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早期进化论思想的提出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个人:达尔文,努力坚持的个人品格
标志
内容
影响
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当时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学中地位的看法,否定了神创论
对自然科学:把发展变化一部生物界,开创了生物学的新时代
对社会学:将进化发展,优胜劣汰等观念一路社会学说成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特权的思想武器,冲击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
对中国: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明约天言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人们救亡图存。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经受其影响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手工业到机器制造业
蒸汽对交通工具上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社会对进入电器
向距离挑战
立体交通的意义
通讯
赫兹电磁波
马可尼无线电之父
意义
信息
背景
意义
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
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
书法的发展
楷书: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王羲之,张旭,怀素
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颜真卿
绘画的演变
表现手法
工笔画,写意画
绘画内容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绘画者
文人画,工匠画
受众分
宫廷画,风俗画
中国古典文学
《诗经》到《楚辞》到《赋》到巜诗歌》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现代中国文化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初期:
双百方针,1956年4月
含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繁荣表现:《上甘岭》
遭遇挫折:
文化大革命
自然和社会科学遭遇挫折
繁荣发展:
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二为方向
人民教育事业的话
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办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动乱中的教育
弃学闹革命
招生停止
上山下乡
教育革命
特殊招生
教育复兴
拨乱反正,恢复高考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拜伦《唐璜》
雪莱《西风颂》
海涅
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迪根斯,《大卫科波菲尔》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普希金
20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
美术
现实主义
库尔贝《石工》
米勒《拾穂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派(光与色)
莫奈《日出印象》(光与色的结合)
梵高《星月夜》
罗丹《青铜时代》
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音乐与电影电视艺术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
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天鹅》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夜曲》
电影:1895年诞生
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
代表
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
实践:戊戌变法
革命派
代表
主张:民主共和制
激进派
代表
主张:科学思想
地主阶级
抵抗派(鸦片战争)
代表: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代表
中央
地方
主张:师夷长报以自强
洋务运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