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启发法与偏见
启发法与偏见总结,包括观察信息的角度、信息误判的原因、风险的相对性、处理风险的悖论、影响可得性的因素等。
财报分析的思维导图:资产:对利润的贡献产生方式/扩张方式=干什么+怎么干+效率与效益。
这是一篇关于企业合并的思维导图,包括:按产业关系划分、按法律形式划分、按企业间关系划分三种类型。
这是一篇关于外币折算的思维导图,包括:外币的基本概念、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启发法与偏见
典型性
典型性是相似性启发,即依据相似程度通过无意识的启发联想进行判断
大脑的两套底层思维模式
系统1主导的典型性判断
系统2主导的概率逻辑
局限
造成“浅层思考”
过度预测低基础比率事件
相信“眼见为实”
对证据的质量不够敏感
运用贝叶斯定理约束典型性
全概率
选择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条件分布
敢于质疑证据分析所得到的直观印象,并不断修正
信息
观察信息的角度
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大脑更关注信息本身,而对信息源的可信程度不以为然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往往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
信息误判的原因
媒体
影响我们接触信息的频率
个人主观感受的强烈程度
情感启发法——将较难问题(评价性)当做简单的问题(情绪性)处理
我们能看到的往往是是别人或者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
风险
本质
人们对危险与不确定性的理解
风险的相对性
风险的衡量往往因人而异
专家善于通过数据评判风险
普通人更在乎数据背后的故事细节
原因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千差万别
每个人的立场判断有所不同
处理风险的悖论
过于感性,容易出现极度乐观或悲观的情绪
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几乎没有中间地带
可得性启发法
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
通过大脑搜索记忆的轻松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概率大小的过程
可得性启发法与偏见
上述简单的替代过程会助长思维的潜在偏见
偏见是思想的放假
应当摒弃不假思索、刻板狭隘的思考方式,走出思维的舒适圈
影响可得性的因素
重大事件的发生
自身经历
鲜活生动的故事例子
问题本质
客观信息的相对匮乏与有效信息的获取有限
大脑注重回忆的轻松体验
典型表现
对自身贡献的夸大而产生的心理失衡
媒体报道会潜移默化个人的记忆认知
回忆的轻松程度与内容
系统1的启发作用体现为记忆的轻松程度
跟着系统1走的人跟容易受到可得性偏见的影响
系统2的参与体现为对记忆内容的关注
正确使用可得性启发法
适当降低思考的顺畅性
善于识别容易产生可得性偏见的场景
预测
证据
大脑更重视证据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大脑往往会忽视证据的质量
直觉性预测
将对未来的预测替换为对当前问题的估测,因而预测总是过于自信,存在系统性偏见,同时忽略均值回归效应
如何产生
预测产生于系统1的联想机制、替代过程与连贯性倾向
回归分析对于系统2来说难以掌握,需要刻意训练
修正方法
原理
以直觉为基础,同时削弱了直觉的影响,使预测回归到平均值上
无偏预测
包含要素
平均值
直觉预测值
相关系数
无偏预测值=平均值+(直觉预测值-平均值)*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