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教育学
这是一张关于教育与教育学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2-28 17:09:07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概述
1.1. 词源
1.1.1. 教育一次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2.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作善也。”
1.2. 概念
1.2.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2.2. 广义的教育···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1.2.3.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1.2.4.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德育“
1.3. 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
1.3.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 阶级性5 相对独立性 6 长期性7 生产性8 民族性
1。目的性 2。意识性 3。社会性
2. 教育概述
I. 构成要素
I.1. 有媒介,选媒介没有媒介跟教育相关的,全选。
I.2.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或教育影响。
I.3. 最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II. 教育的起源
II.1. 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是最古老的观点。
II.2.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法国利托尔诺, 英国沛西能, 美国桑代克。
第一个提出
II.3. 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II.4.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的教育家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III. 教育的功能
III.1. 功能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
III.2. 作用性质或方向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III.3. 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3. 教育的发展历程
A. 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
非独立性 等级性, 无阶级性。
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唯一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
B. 古代社会的教育
阶段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4. 古代中国的教育
A. 朝代
五帝,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B. 学校名称。
成均,虞庠 庠序校 大学,小学,庠序轂宗 稷下学宫, 太学, 鸿都门学。 国子学 六学二馆, 六大书院。
C. 教育特征
学校教育萌芽 最早产生学校教育 有文物出土证明 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官守 (礼乐射艺书数)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洪都门学,专门研究文学艺术。 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创办科举制 《四书《五经》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八股文 1905年废除科举制。
D. 古代西方教育
国家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希腊和罗马 中世纪西欧 文艺复兴14世纪后。
以家庭教育为主是僧侣唯一的教师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人本主义
5. 近现代社会教育
5.1. 特点
国家化 初等义务化, 教育世俗化 法制化。
5.2. 现代社会教育
生产性 公共性 科学性 未来性 革命性 国际性 终身性。
5.3.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特点。
教育终身化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 教育具有科学性
全民多现身全球新科学。
5.4.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观念现代化 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教育素质现代化
观内管条师
6. 教育学的概念。
6.1. 别挂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7. 教育学给我发展概况。(中国萌芽阶段)
7.1. 孔子
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人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3学思行相结合 温故知新。
7.2. 孟子
性善论 目的明人伦 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善人
7.3. 荀子
性恶论 化性起伪 闻见知行 最强调尊师。
师行化恶
7.4. 墨家
人性素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7.5. 道家
道法自然
7.6. 学记
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藏息相辅 豫时孙摩 启发诱导 长善救失
8. 西方萌芽阶段
8.1.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法 产婆术 助产术 问答法。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8.2. 柏拉图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
8.3.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著名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政治学》 《伦理学》
8.4. 昆体良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班级授课制的思想萌芽
《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教育》 《论演说家的培养《》
9. 独立形态阶段
9.1. 培根
归纳法
9.2.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提出泛智思想,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艺术。
9.3. 洛克
白板说。 家庭教育和绅士教育论 作品,《教育漫话》
9.4. 卢梭
性善论 作品《爱弥儿》 与柏拉图《理想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世界三大教育著作。
9.5. 康德
最早开设讲座。
9.6. 裴斯泰洛奇
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7.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作品《《普通教育学》
根本目的 是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旧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9.8.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教育无目的论
9.9. 陶行之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生活教育论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10. 20世纪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
11. 现代教学的三大流派。
赞科夫 作品《教育与发展》
布鲁纳 作品《教育过程》 提出结构教学论 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 范例方式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