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级会计单元图
一个老学长的知识笔记,欢迎补充。主要内容有:第一章 会计概述、第二章 资产、第三章 负债、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编辑于2022-03-15 15:12:53会计
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一节
会计概念
会计职能
核算(基础)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监督(保障)
真实性
合理性
合法性
预测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目标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会计工作的特定对象
持续经营
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会计分期
产生折旧摊销
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企业政府财务会计,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
收付实现制
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实际发生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相关性
以可靠性为基础、所提供信息与经济政策相关
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清晰明了
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
发生相似的业务,采取相同的会计政策
不同企业相同时期
发生相似的业务,采取规定会计政策
实质重于形式
按照经济实质而不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谨慎性
计提减值
加速折旧
预计负债
保修义务
及时性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
特征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带来经济意义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确认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
特征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
含义
企业资产–负债
确认条件
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
收入
特征
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确认条件
合同确认批准
合同规定权利与义务
合同明确支付条款
合同具有商业实质
有权取得对价收回
费用
特征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确认条件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流出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流出额能可靠计量
利润
定义
收入–费用
确认条件
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计量
收入与利得
收入与日常有关,利得反之
收入是总流入,利得是净流入
费用与损失
费用与日常有关,损失反之
费用是总流出,损失是净流出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历史成本(初始入账)
资产
按购置时所支付的现金或者对价的公允价值
负债
实力收到的款项或者合同金额或者偿还的价值
重置成本(盘盈)
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重新取得一项资产所需要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期末计量)
资产减费用和成本和税费
现值
公允价值
第四节
资产类、成本类
借增贷减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贷增借减
损益类
收入类
贷增借减
费用类
借增贷减
第五节
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
取得来源
自制原始凭证
领料单、产品入库单、工资费用分配表
外来原始凭证
增值税发票、飞机火车票
格式
通用凭证(统一印制)
某地专用票据、增值税发票
专用凭证(单位内)
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
填制手续和内容
一次凭证
收据发票
累计凭证(一张凭证)
限额领料单
汇总凭证(多张凭证)
工资结算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
填制要求
真实完整手续完备书写规范填制及时
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付款凭证(存银行或取现金)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转账凭证
除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日期编号业务摘要科目金额张数人员盖章
会计账簿
按用途
序时账
按时间
库存现金日记账(三栏)
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
分类账
总分类账
应收账款总账簿
明细账
原材料明细账
备查账簿
补充登记
按账页
三栏式
日记账、总账、债权债务明细账
多栏式
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账
数量金额式
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
按外形特征
订本式
优点
防止账页散失和抽换页
缺点
不能为客户预留账页
活页式
优点
随时抽换、分工记账
缺点
账页丧失或者故意抽换页
卡片式
对固定资产
总分类账登记方法
账证核对
账簿与会计凭证,与原始凭证核对
账账核对
总分类账之间
总分类账与序时账簿
明细账簿之间
账实核对
库存现金日记账与现金实际库存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
各项财产明细账与实际财产拥有数
债权债务明细账与对方单位债权债务记录核对
第六节
财产清查
按清查单位
全面清查
年终决算前
改变隶属关系前
中外,国内企业合资前
股份改造前
资产评估、清查资产前
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前
局部清查
流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原材料、产成品进行清查
贵重物资,每月清查
库存现金,出纳每日核对
银行存款,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对于债权债务,每年需要和债权债务人核对一至两次
按清查时间
定期清查
年末、季末、月末
不定期清查
特殊需要
按清查的执行系统分类
内部清查
本单位内部组成清查小组
外部清查
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司法部门等。清查时有本单位相关人员参加
财产清查方法与处理
财产清查的方法
实地盘点法
库存现金(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调增银行账单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调减银行账单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调增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调减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七节
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的组成
资产负债表
反映财务状况
利润表
反映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
反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流出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股东权益的当期增减变动
附注
对上述项目进行文字资料补充及说明
第二章(资产)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²
现金使用范围
工资津贴、报酬奖金
劳保福利费、差旅费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或其他物资
现金清查
现金短缺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盈余
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付给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部分)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部分)
银行存款²
其他货币资金¹
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卡存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存出投资款
外埠存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²
商业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²
价款、增值税、包装费、运杂费
预付账款¹
不设预付账款则通过应付账款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¹
宣告发放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上市公司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其他公司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¹
罚款、赔款、保险公司赔款
租金
为员工垫付款项
存储保证金
差旅费
应收款项减值³
只采用备抵法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转回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又重新转回
借: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内容¹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³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
价款中含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利息,不算入账价值,应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借投资收益,借增值税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收到价款中包含的股利和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持有期间宣告发放时
计提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为投资收益(损借益贷)
取得支付的交易费用
借:投资收益
持有期间被宣告发放股利
贷:投资收益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
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或贷
处置时
记投资收益借或贷
转让金融资产应交增值税
投资收益
存货
存货概述¹
存货的内容
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成本包括
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
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教育费附加
运输、装卸、保险费
合理损耗及入库前整理费
加工成本
制造费用
职工薪酬
其他成本
为特定用户设计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
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记当期损益
非正常损耗
自然灾害
营业外支出
管理不善
管理费用
入库后的仓储费
记管理费用
不能归属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计管理费用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原材料³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单货同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单到货未到
单到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货到单未到
按预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预付方式采购材料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单货同到
购买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货到单未到
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差异下个月红字冲销
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差异分单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本期差异率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末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差异率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概述
取得固定资产
外购固定资产
入账成本
专业人员服务费
员工培训费为管理费用
增值税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入入账成本
一般纳税人未取得专用发票和小规模纳税人计入
其他税金都要计入
建造固定资产
自营工程
领用原材料时,进项税额可抵扣,不计入入账价值
出包工程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计提范围
以下情况除外
已提足折旧扔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下月起不计提
达到可用状态的固定资产但未办理竣工结算
按估值提折旧
竣工结算后,调整估值,不调整折旧额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更新改造替换部分变价收入冲减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用为管理费用
处置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减值
周转材料
包装物内容
账务处理
随同商品出售的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单独计价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增值税
结转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包装物
收取押金为其他应收款 租金为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
低值易耗品
一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
委托加工物资²
支付税费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
借: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或者一般纳税人未取得专用发票
借:委托加工物资
消费税
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消费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库存商品²
发出商品核算
毛利率法
售价金额法
存货清查²
批准前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管理不善)(自然灾害不用)
盘盈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后
盘亏
借:原材料(残料) 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经营损失)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减值²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额
结果>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结果<0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²
账务处理
外购无形资产
成本包括价款、税费、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的费用
成本不包括
宣传的广告费、管理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达到预定用途后各种费用
自行研究无形资产
研究阶段
开发阶段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达到预定用途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摊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
应摊销金额
成本–预计残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摊销期
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当月摊销。固定资产为下月摊销
预计残值
一般为0
摊销方法
年限平均法、生产总量法
出售和报废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增值税 资产处置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¹
借:长期摊销费 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第三章(负债)
短期借款
借入短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筹建期间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借款数额不大,可不计提,直接贷银行存款
利息预提与非预提,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应付利息”核算
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支付当月利息) 应付利息(前期计提) 贷:银行存款
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及预收账款
应付票据
转销时
商业承兑汇票无力偿还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银行承兑汇票无力偿还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无法支付转销时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预收账款
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
预收账款通过“应收账款”贷方计算
预付账款通过“应付账款”借方计算
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
计提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董事会通过分配方案拟分配的股利利润,不做账务处理,在附注中披露
宣告分配不做账务处理,实际分配通过“股本”核算
其他应付款
内容
应付的各种赔款、罚款、因意外收取保险公司的赔款
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为职工垫付款项
存出保证金、租入包装物的押金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内容
短期薪酬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
离职后福利
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辞退福利
合同到期前,企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为鼓励员工自愿接受裁剪而给予的补偿
其他长期福利
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等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设置
短期薪酬核算³
确认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单位代扣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保险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代缴)
以自产商品作为非货币福利发放
计提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以外购商品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含增值税)
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
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概述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需要预计应交数,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
应交增值税
P197
应交消费税
其他应交税费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概述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其他权益工具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专项储备
留存收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实收资本或股本概述
实收资本
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为增加增加额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应期末实收资本实有数额
范围:除股份公司外
股本
借方为减少股本数,贷方实际发行的股票面值额
期末在贷方,表示股本实有数额
范围:股份有限公司
实收资本或股本账务处理
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现金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非股份有限公司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借:固定资产或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以上两项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发生总额
实收资本或股本减少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并注销股票
回购时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注销时
回购款>股票面值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回购款<股票面值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概述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不能表述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不体现所有者占有比例
资本公积账务处理
子主题
资本溢价
非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股本溢价
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概述
盈余公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后留存利润
留存收益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顺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结转当期实现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
宣告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收入确认原则
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
拥有现时权利
主导商品使用
能够获得几乎全部利益
收入不涉及
出租资产收取的租金(仍作为营业收入)
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收益
股权投资取得的股利收益
保费收入等
收入确认前提条件
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
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
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期末借记本年利润转入
其他业务收入
出租固定、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主营业务成本
提供商品、提供服务时结转的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包装物的摊销
合同取得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
合同资产
合同负债
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
一般商品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收到代销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借:销售费用 应交税费 贷: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退回处理
商业折扣在销售前发生,应当以扣除后的金额作为入账金额
现金折扣在商品销售之后,应当按扣除前金额入账,现金折扣为当期财务费用
未确认收入商品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确认收入的商品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合同成本
费用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利润
利润构成
营业外收支
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