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新媒体技术
林刚《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笔记之新媒体技术导图,包括:一、传媒技术的革新历程;二、互联网的产生与进化;三、技术对新媒体的推动。
编辑于2022-03-17 22:55:29五、新媒体技术
一、传媒技术的革新历程
1、雕版印刷实现文字信息大量快速复制并传播,但版面印好后,内容不能改变
2、公元1041-1049年间,毕昇发明泥制活字印刷术; 1455年古登堡发明首台机械印刷机,解决报纸内容更新问题,拉开大众传播序幕。
3、机械印刷后,电脑激光照排技术诞生,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实现远距离传输,推动报纸媒体兴盛壮大。(王选)
4、媒体传载文化的飞跃在于突破文字局限,将声音影像引入,这一切开始于无线电发明
技术层面: 无线电经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从模拟方式到数字方式,从固定使用,到移动使用的各个阶段
5、1962年前苏联实现人造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卫星通讯成为重要手段; 1973年数字技术应用电视广播; 1979年有线电视问世; 1991年索尼公司开始试播高清电视
二、互联网的产生与进化
1、1969 年美国国防部提出“阿帕网”应对假想中的敌方核打击
2、冷战结束后,军方停止“阿帕网”研究,转向民用领域,诞生“因特网” ——21世纪最广泛科技应用,也是既造纸术、印刷术后,信息传播存储最核心发明
3、互联网推动新媒体走过的8个时期:
①科技启蒙时期 科学家与早期计算机工程师们的全新开拓工作
①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加州大学阿帕网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第二节点成功连通-1969
②人类互联网首次通讯:收到第一条网上信息“LO”译为“你好”
③互联网诞生后,应用时间最久的应用:汤姆林森发明的电子邮件-1971
④计算机互登基础通讯协议:Telnet协议-1972
⑤不同计算机文件共享:文件传输FTP协议制定-1973
⑥包交换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CP)被制定-1974
⑦跨洋互联网连接:人造地球卫星沟通夏威夷与英国互联网-1975
②社会普及时期
①网际协议诞生:TCP协议基础上分解IP协议,统称为TCP/IP协议-1978
②域名概念形成:阿帕网宣布采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讯-1983
③域名服务诞生:为方便管理千台电脑主机,域名服务DNS诞生-1984
④中国进军全球互联网:在中国发送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1987
③浏览时代时期 浏览器的诞生让世界变得“清楚”
①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和网页服务器: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
②中国国别顶级域名注册:1990年,中国国别顶级域名CN注册
③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中国实现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真正连入互联网第77个国家
④开创网络浏览器时代:1994年12月15日世界第一款商业浏览器发布
⑤雅虎创立:1995年杨志远在美国创立雅虎
⑥中国最早互联网服务公司:1995年张树新在北京创立瀛海威网络
⑦IE浏览器诞生:1995年,微软推出浏览器软件“互联网探索者”
④中国崛起时期
①1997年10月中国电信公用互联网创立,网易创立
②1998年张朝阳创立搜狐;北京四通12月新浪创立;马化腾11月创立腾讯
③1999年腾讯OICQ败标后,自己运营;李彦宏创立百度;首家大型电子商务网站8848.net成立;马云建立阿里巴巴
⑤网络寒冬时期
①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受股市连续崩盘影响,被投资人冷落,互联网产业迎来了首次网络泡沫
②2001年3月搜狐网股市股价跌至1美元,面临摘牌危机
③2001年6月新浪创始人王志东因不满董事会决定离职,引发新浪网人事动荡。
④2001年6月底,中华网因被怀疑虚假招股,被股东集体诉讼。
⑤2001年9月,网易被纳斯达克股市正式通知停牌。
⑥2001年中,众多新型互联网公司面临大幅裁员危机,中国互联网整体进入第一个寒冬
⑦2002年,在短信、网游、电子商务等支撑下,搜狐、网易、新浪开始赢利
⑧2002年8月方兴东将博客引入中国,创立了"博客中国"网站
⑨2003年非典肆虐,促成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发展,淘宝、支付宝推出,卓越网、盛大网络得到高额融资
⑥百花齐放时期
①2003年,新一轮上市热潮,TOM、腾讯、盛大网站纷纷上市,中国网络概念股上市第二个黄金时期
②2004年8月,搜狐推出“搜狗”,新浪推出“爱问”抢占搜索引擎市场。
③腾讯跻身门户网行列,并在2004年名列第一
④2005年,阿里巴巴淘宝网超越易趣,成为国内B2B,百度代表中国本土搜索引擎扼制谷歌
⑦Web2.0时代时期
①2005年中国播客时代-土豆网创立;中国SNS时代的校内网创立
②2006年,谷歌收购油管;新浪启动博客战略;各种带着Web2.0特征的网站应运而生
③2007年,完美时空、金山、巨人、王龙,知名游戏公司上市
④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成功上市
⑧移动时代时期
①2008年开心网引领国内SNS网站成为最热闹应用
②2008年7月,苹果创建App Store
③2008年7月,谷歌推出Chrome浏览器
④2009年中国3G正式进入商用;Twitter应用红遍全球;新浪网推出微博服务
⑤2010年1月,苹果发布iPad,互联网桌面电脑向移动终端转移
三、技术对新媒体的推动
(一)网速
定义:网络传输信息的速度,常理解为,信息上传和下载的速度
①HFC技术的出现,使理论带宽从512K直至1G不等,进入宽带时代。
②网速的制约因素除了技术以外还有上网设备、运营商机房、公众网、服务器
③网速带宽高速化后,互联网活力得以释放,基于带宽的网络游戏、电视、通话等发展起来
(二)存储
定义: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将信息数据保存在合适的介质中,以保证可以持续对他访问
①数字存储的第一大特点就是格式标准统一。
②数字存储具有强大的复制、备份能力,确保信息保存的安全性。
③数字存储的再访问、再使用性非常高,可以在存储库里方便调用查看。
④计算机技术的存储领域发展方向:更安全、更廉价、更快速、更便捷。
⑤信息存储的不断进步,根本改变着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信息积累的传统理解。
(三)互联互通
①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 不同电脑、操作系统只要共同遵守互联网的协议与规则,就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
②不同网络“对等开放、相互通联”是互联网的内核精神 由于利益问题,我国运营商对于互联互通存在抵抗心理
③在市场上网站为给所有用户的良好访问效果,会选择不同运营商的线路,保证良好访问速度
(四)三网融合
定义:电信的电话网、各大运营商的互联网以及广电企业所的广电网更高业务形态上实现融合 本质是希望提高网络应用、促进网络共享、强化统一协调管理。
三网融合打破原有体制带来的网络市场划分限制,冲破壁垒,促进新媒体实用信息发展,解放新媒体生命与创造力
(五)云计算
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追求更有效计算速度时,出现两种思路:
①继续研发更强大超级计算机
②借鉴蚁群原理,通过应用程序将工作分解成许多小的单元交由普通计算机协调处理
谷歌“云计算”:把各种通过网络提供需求、通过网络响应,以非常容易扩展的方式把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给最终用户使用的服务
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电脑或其他终端性能已经不重要,只需要完成信息输入与最终结果接收即可
(六)技术与新媒体的互动
①技术是引发媒体革命的先决条件。
②技术的不断发展,帮助着新媒体变得越来越精彩,代表了不可逆的趋势。
③新媒体通过技术的发展与演变,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继续引发新一轮的革命。
④技术验证着媒体革命的结果。
⑤新媒体理论的研究,可看做是为技术的发展与演化提供理论的需求与预言,为了验证预言的准确,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⑥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若不能同步,影响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