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维导图,包括城市与城镇化(重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经济
混凝土
实务第一篇第一章燃烧知识树
燃烧类型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居民点形成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原始社会)
城市的形成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奴隶社会)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与农村的区别)
产业结构: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较高 更完备的市政设施、公共设施
城市的发展
古代城市的发展(影响因素)
防御
社会形态
政治体制
经济
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工业化提高生产力,部分农民失去土地 进入城市,加速城镇化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向外扩张(工业化初期) 产生许多新类型的商业及工业建筑 城市类型增多: 港口贸易城市 矿业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等
城市与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城镇化
城镇化含义: (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 口和城市用地转变的过程和现象)
人口职业:农业→第二、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比重↓
土地及地域空间: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
基本阶段:聚集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转变
动力
农 业——初始动力 工业化——根本动力 服务业——后续动力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瑟诺姆曲线)
起步阶段(0%-30%)
加速阶段(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
世界城镇化发展特点
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主流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人口向大城市迅速聚集,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 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持续快速增长
经典模式
苏南模式: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地方推动型)
温州模式:以私营家庭为主发展小橙镇(市场推动型)
珠江三角洲“三来一补”:密集劳动型为主(外资促进型)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预计2030-2040年达到稳定阶段 (70%-80%)
现在:东、中、西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等
居住环境:住宅密度高、舒适性差
交通状况堪忧:堵车、停车、事故
城市灾害严重:地震、火灾、洪水
社会问题突出:就业、犯罪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城市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