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23:独掌大权的刘太后为何没变成“武则天”?
1023年,大宋朝的当家人变成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刘太后出身低微,经过宋真宗数十年的努力才把她托举成皇后。真宗去世后,她独揽大权11年,完全有机会不把权力交出来,成为武则天一样的人物,但她却始终没有走到那一步。是因为刘太后深明大义,对赵家天子忠心耿耿吗?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正式称帝,作为大宋和大辽之间的第三方,李元昊本可以左右逢缘,他一旦称帝,就同时得罪了大宋和大辽。他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称帝?
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党争,比如大宋朝著名的“景祐党争”。一派的领袖是这几期节目里我们偶尔都会提到的吕夷简,另一派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这一年,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派人争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争?
敦煌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那敦煌文化为什么重要?它伟大在哪?敦煌莫高窟古时处于交通要塞,是中原文明通往西域的大门。玉门关和阳关,都在敦煌,分别通往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敦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敦煌的莫高窟从南北朝时期开凿,到元代结束,这期间虽然有那么多改朝换代的战乱,却将近1000年没中断,累积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奇迹。1036年前后,有人把五万多份文献埋进了莫高窟的一个洞里,1900年,被埋了800多年的敦煌文献重见天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大宋没有外戚原因
1||| 宋朝太后的身后,没有很大的家族势力,宋朝已经是个平民社会,没有豪门势力
2||| 大宋朝本身就是外戚篡权起家
3||| 大宋朝通过制度建设,防止外戚干政
王莽漏洞
外戚在失去权力之前,往往会拼死一搏,对皇权威胁极大
西汉,有20家外戚,最后能不被灭族的,只有四家
最后西汉毁在外戚王莽的手里
为什么宋代没有外戚之祸?
”女主”的破绽
因为皇帝还小,只能靠母亲代为掌权,所以,一个女性权力最大,这就和皇权的男性属性冲突了。
在权力转移的那个瞬间,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新身份的人,其实不多。而当年的刘太后,瞬间就做到了。这就是政治家的素质。
拿下宰相丁谓
有人借着真宗墓穴这个事,到刘太后那里狠狠告了宰相丁谓一状
太后很快罢免宰相,快速昭告天下,让丁谓马上走人
刘太后,杀伐果决,什么耳目、臂膀,一概不要。上场之后的这几个亮相动作,就是告诉天下人:太后无畏、太后无私、太后无党,太后就是今后的当家人。
处死宦官雷允恭
雷允恭是刘太后最信任的宦官,擅自动真宗皇帝的墓穴
”就这个事,说打死就打死了?连个当面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刘太后向所有人传递的一个信号:不要以为谁离我近,我给谁好脸色,我就偏心谁。我是天下的太后,我替皇帝掌着权呢,天子无私。
关键时刻展现领导力
真宗皇帝驾崩,朝廷的重要大臣嚎啕大哭
刘太后先:“以后有的是时间哭,咱们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就神色正常开始和大臣们商议起来了
权威不仅来自于公开的地位,它还来自于某个时刻某个人突然展现出来的“领导力”
初登政坛,用三个动作树立权威
刘太后
民间传说
“狸猫换太子”的坏蛋西宫娘娘,背了1000年骂名
司马光对她的评价
保护好了皇帝
给天下立了规矩
任用贤臣屏退小人
无论是宫里宫外都镇得住场子
给大宋朝立了功
大宋
刘太后掌权
世界
修道院院长奥利巴拒批莱昂王国阿方索五世的婚礼
坎特伯雷大主教埃尔菲亚被封为天主教的殉道者
伦敦观测到日食
法国国王罗伯特二世和罗马帝国皇帝举行中立会议
大宋天圣元年,大辽太平三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文明之旅》第24期
文明1023:独掌大权的刘太后为何没变成“武则天”?
楔子:1023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就是对任何可能的风险,都准备了防范的办法,对任何现实的隐患,都设置了制约的机制。
在现实世界中,从来没有什么只有收益没有代价的好办法。补上了一个漏洞的补丁,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定又打开了一个新的漏洞。解决一个问题的手段,一定会成为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皇亲、外戚、宦官、军队作乱、地方造反,所有这些内乱,北宋都用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八个字防住了。
同样也是因为这八个字,在金兵南下的时候,因为对地方武装的防范过严,以至于中央禁军一垮,就再也没有还手之力,国家马上就濒临死亡。
南宋的岳飞冤案,根子其实也在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八个字。
大宋朝的基本执政方略
士大夫胜利
刘太后执政的这11年间,刘太后和士大夫们都在采取“切香肠”的方法,既在一点点地接近目标,又在今天切一片,明天切一片地互相试探底线
11年走下来,大家担心的那最后一步毕竟没有发生,这就是士大夫的胜利。
刘太后为什么没变成武则天?
不同的听政方案带来的不同政治后果
第一,如果按照王曾的方案,权力的天平就会偏到宰相群体。但是,如果按照丁谓的方案,那太后的权力就大多了
第二,谁来定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当然是太后。这样就赋予了太后想管什么就可以管什么,想不管什么就可以甩锅给宰相的空间。所谓权力,其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决定——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第三,那如果太后有什么事不想让皇帝知道,或者不愿意当着皇帝的面讨论,就可以说这是小事,然后独立操作。长此以往,太后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为将来归政皇帝制造了障碍。
第四,进来一个宦官,来回传递消息。他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太后垂帘听政的不同方案
王曾建议:太后和皇帝每五天上一次朝,皇帝在左,太后在右,面前挂个帘子,处理政务
而丁谓建议的方案是:皇帝是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两天礼仪性召见一下大臣。 太后分两种情况:大事,太后和皇帝一起见宰相班子,讨论决定。小事,就让宦官把宰相的处理意见报进去,太后在上面签个字,就发下来执行。
士大夫阻止
和当朝士大夫之间长达11年的互动,双方都在疯狂试探、极限拉扯。
这就是政治博弈的复杂之处。从太后垂帘听政,到当武则天自己称帝,这中间有很多层次。
比如太后垂帘听政,太后确实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但是具体怎么拥有权力呢?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了。
“武则天漏洞“
万一哪一天掌权的太后,突然想过一把皇帝瘾,就是不把权力交出来,可咋办呢?
大宋防范外戚
外戚可以有荣华富贵,但是不可以掌权
外戚不能当文官,要当官,只能当武官
外戚不能当宰相,也不能当枢密使
外戚不能当皇帝的侍从官
外戚不许和宫里的女眷见面
外戚不许和大臣们有过于密切的来往
如果陈世美真的在大宋朝当了驸马,成了外戚,他这个状元可就白中了,一点政治前途都不会有,只能混吃等死一辈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