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外膜--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在整块肌外面;肌束膜--肌外膜的结缔组织深入肌内,将其分割形成肌束,包裹肌束的结缔组织;肌内膜--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对骨骼肌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功能调节的作用
肌卫星细胞--扁平有突起,附着在肌纤维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具有干细胞性质。
LM-长圆柱形,多核,核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膜外面有基膜贴附。胞质丰富,嗜酸性。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肌节。
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明带-I带(构成仅由细肌丝) 暗带--A带(H带两侧的暗带部分有粗细肌丝) 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H带(仅由粗肌丝构成) 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肌节=1/2I+A+1/2I
暗带的长度恒定(主要由粗肌丝决定),明带的长度以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或舒张状态而异。
肌节递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使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分子尾端朝向M线,头部朝向Z线,并突出于粗肌丝表面,形成电镜下可见的横桥
细肌丝
位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与之平行走行,其末端游离,止于H带的外侧。
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
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暗带与明带交界处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纵小管(longitudinal tubule)---中部纵行包绕一段肌原纤维
终池(terminal cisternae)---两端夸大成扁囊状
骨骼肌纤维收缩
明带缩短,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此时,H带变窄,暗带长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