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
关于神经组织的思维导图,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神经纤维的溃变和再生等方面展开。
编辑于2022-03-21 14:01:14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
神经元
有突起,尼氏体,泡状核
结构
胞体
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主要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
细胞核
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着色钱,核仁大而圆
细胞质
尼氏体(nissl body)
强嗜碱性,均匀分布;在大神经元,呈粗大的斑块状;在小神经元,呈细颗粒状
EM-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神经元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镀银--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
EM
神经丝
神经丝蛋白
微管
微管相关蛋白2
参与物质运输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
细胞膜
可兴奋膜
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性质取决于膜蛋白
树突(dendrite)
短粗多
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
分支上见大量短小突起--树突棘
接受刺激
神经元接受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与其树突的分支程度以及树突棘的数量密切相关
轴突(axon)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LM-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轴丘(此区无尼氏体,故染色淡)
轴突终末--轴突末端的分支
轴膜--轴突表面的胞膜
轴质--内含的胞质
大量神经丝和微管,滑面内质网、微丝、线粒体和小泡。神经丝、微管和微丝之间均有横桥连接
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
传导神经冲动
轴突运输--轴突内运输的物质
顺向轴突运输----细胞体→轴突末端线粒体等
逆向轴突运输---轴突末端→细胞体
慢速轴突运输--细胞体内新形成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以1-4mm/d的速度缓慢地向轴突末端转运
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神经递质的酶、含神经递质或神经递质的小泡、线粒体等以100-400mm/d的速度由胞体向轴突终末段输送
主要区别---有无尼氏体
分类
神经元突起的数量
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双极神经元---一个树突一个轴突一支进入中枢神经
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但在不远处呈T形分为两支,一支进入中枢神经--中枢突(传出神经冲动是轴突);另一支分布到周围的其他器官--周围突(接受刺激,具有树突的功能)
神经元轴突的长短
高尔基I型神经元--有长轴突的大神经元
高尔基II型神经元--有短轴突的小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的化学或物理刺激,并向信息传向中枢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一般为多极神经元,负责把神经冲动传递给肌细胞或腺细胞
中间神经元
主要为多极神经元,位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起信息加工和传递作用
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
胆碱能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
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巢蛋白---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常用标记物之一
突触(synapase)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单向传递信息构
分类
化学突触
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
电突触
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
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内的同类神经元之间,促进神经元的同步活动
EM
突触前成分
一般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呈球状庞大,镀银染色--棕黑色的圆型颗粒-----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表面附有一种蛋白质--突触素,将小泡连接与细胞骨架
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
离子通道
突出后膜
受体
冲动--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小泡聚集--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
神经胶质细胞
量多,有突起,不传导冲动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除了突触部位以外,一般都被神经胶质细胞分隔、绝缘,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和不受干扰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有髓有膜)
结构
轴突在中央,周围是髓鞘,外包神经膜
轴突--位中央
髓鞘
由施万细胞的膜反复缠绕轴突形成(1包多))
新鲜--亮白色
LM-网状泡沫状,可见郎飞结,结间体
EM-呈明暗相间的同心圆板层状
神经膜--施万细胞最外面一层胞膜+外包的基膜构成
功能
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有绝缘性
构成
大部分脑神经、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有髓无膜)
结构
髓鞘
由少突胶质细胞(多个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卷多个轴突)形成(多包多)
外表面无基膜,髓鞘内无切迹
功能
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有绝缘性
构成
白质
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无髓有膜)
施万细胞紧密连接,故无郎飞结
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无髓无膜)
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因无髓鞘和郎飞结,神经冲动只能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慢,无绝缘性
根据神经细胞是否形成髓鞘
神经
神经纤维+薄层结缔组织性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纤维束表面有几层扁平的上皮样细胞形成,起屏障作用),致密结缔组织神经外膜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末端
游离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
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腺细胞的分泌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于骨骼肌
一个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细胞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于心肌、各种内脏及血管的平滑肌和腺体等处
无髓鞘
按功能分
神经纤维的溃变和再生
神经胶质细胞
也参与神经递质和活性物质的代谢,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对神经元不仅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对神经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神经细胞(神经元)
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把接受的信息加以分析或贮存,并可传递给各种肌细胞、腺细胞等效应细胞,以产生效应;它们也是意识、记忆、思维和行为调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