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政府组织的中美比较
利用税收激励办法,鼓励公民个人向非政府组织捐款、通过提供政府赠款和项目合作,向非政府组织提供直接财务支持等。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1982年《宪法》第41条再次重申和肯定了1954年宪法中对有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查的权利。这些规定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宪法依据和政治条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政府组织的中美比较
一、政治环境比较
美国
税收制度
态度
减免,激励
做法
(1)提供有利的法律和规制框架
(2)利用税收激励办法,鼓励公民个人向非政府组织捐款
一方面,对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税收激励政策
另一方面,对非政府组织捐款的个人、公司或其他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3)通过提供政府赠款和项目合作,向非政府组织提供直接财务支持
监督管理制度
三个类别
政府监督管理
行业监督管理
行业内
行业外
社会监督管理
目的
防止以欺诈行为骗取免税资格或公众捐赠
中国
登记管理制度
三部法律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
《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1998
《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
五个方面
政府主导
双重管理
行政分割
限制竞争
强制年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支持体现
鼓励公益捐赠
免税资格申请
二、政治机会结构比较
根源
自由、自治的政治与社会传统
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文化多样性
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多元一体”的基本社会特质
政府和企业功能
非政府出现原因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局限
政府
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有限
企业
利润少或无
形成
民众自愿形成
提供及时、具体的服务
对其产生需求和依赖
采取措施
根据不同类别非政府组织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控制策略
管理模式
准政府模式
双重管理模式
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归口管理模式
业务对口的政府主管部门
其他模式
“代管”模式
“放任”模式
三、组织结构比较
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
时间: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战争
出现非政府组织
大学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发展多样性阶段
时间:19C二三十年代——19C末
类别丰富
互助社
改良运动组织
社会服务组织
教育文化机构
慈善基金会
壮大阶段
时间:20C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战争后的发育
三大基金会的发育
政府行为
迅猛阶段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志愿服务增长
非宗教性质的慈善类非政府兴起
美国非政府的发展
初步发展
时间:1978-1989
1984年上海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民爱门诊所
清理整顿阶段
时间:1989——1998
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996年“民办非企业”概念提出
未建立归口登记管理制度,由各业务主管部门自行审批,管理制度不健全
稳步发展阶段
时间:1998——2007
1998年10月《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组织丰富化
创新发展阶段
时间:2008年至今
政府鼓励发展
多地设立“改革创新观察点”
相关政策出台
迅猛发展
四、组织功能发挥状况比较
领域宽广,且已形成发挥作用的机制,成为与政府和市场合作治理的一支稳定力量。
第一,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开拓社区服务功能和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利益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特征较明显的服务
第二,非政府组织有利于缓解政府进行多项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平衡社会部门结构,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第四,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革新、技术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
伴随政府职能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发挥获得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展,影响也在逐步深入
非政府组织为市场经济完善提供保障服务
非政府组织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