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第4章 学习动机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第4章 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本思维导图将从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个方面向你介绍学习动机,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编辑于2021-05-25 09:49:24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纯干货分享,让你了解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学知识,教师行业的心理宝典,各位老师,快收藏下图学起来!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第4章 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本思维导图将从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个方面向你介绍学习动机,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本章总结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知识点,内容包括: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理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属于教育学考研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纯干货分享,让你了解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学知识,教师行业的心理宝典,各位老师,快收藏下图学起来!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第4章 学习动机的思维导图。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本思维导图将从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个方面向你介绍学习动机,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本章总结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知识点,内容包括: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理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属于教育学考研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第4章 学习动机
一、 概述
1. 定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生朝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2. 作用
(1) 激发
(2) 维持
(3) 定向作用
(4) 调节自己的行为,调整目标,自身状态
3. 分类
(1) 按照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
1||| 正确高尚的动机:社会利益
2||| 错误低俗的动机:个人利益,自我中心,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损害社会利益
(2) 按照作用与活动关系远近
1||| 近景的,直接的:近期目标
2||| 远景的,间接的:长远目标
(3) 按照动力来源
1||| 内部动机:对学习本身有兴趣而引起的动机,不需要诱因,学习本身就是动力
2||| 外部动机: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4) 奥苏泊尔:根据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
1||| 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产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2||| 自我提高内驱力(ego enhancement):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者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和自尊的需要
3||| 附属内驱力:希望获得他人的赞许和认可
外部动机
(5) 按照活动地位
1||| 主导性动机:在动机中起支配作用
2||| 辅助性动机:辅助作用
(6) 按照动机的作用范围
1||| 一般动机/个人动机:往往与个体自身的需求、信念、价值观以及性格特征密切有关的动机,表现稳定持久,惯出始终(力求终身学习,事事做好)
2||| 具体动机/情景动机:与情景因素密切有关的动机,是暂时性、不稳定的、指向某一具体的活动(只喜欢一个老师,教任何科目)
4.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容易考简答)
(1)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
(2)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不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3)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的效果效率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 关系:符合倒U型曲线,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
2|||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因人而异
3||| 因人物而异,不同任务难度,动机的最佳水平不同
二、 动机理论
1. 动机的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斯金纳 )
(1) 观点
不仅用强化解释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增加,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而且还有强化解释动机的产生(反应概率增加,动机是想再次获得强化物,得到奖励),强化增强S—R联结让反应概率升高
(2) 应用
外部的强化手段:评分,口头奖励,奖赏
(3) 局限
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2. 动机的人本理论
(1) 自由学习理论=有意义自由学习(奥苏泊尔)
学习是个人参与、自发自动、学生能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需要层次理论
1||| 代表人物:马斯洛需求理论
2||| 七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美,自我实现
3||| 特点
A. 层次性和顺序性,只有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回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B. 分类
a. 缺失性需要(前四个):产生是由于缺失,一旦满足,需要就会停止
b. 成长性需要(后三种):永不满足
c. 自我实现需要:少数人达到
4||| 应用
3. 动机的认知理论
(1) 期望价值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1||| 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2||| 麦克里南:提出成就动机的概念,是追求卓越,获得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3||| 阿特金森理论:成就动机由成就需要(motivation),期望水平(Possibility),诱因(Inducement)价值三者决定
4||| 两种倾向
力求成功:敢于冒险,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可能性)
避免失败: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
5||| 应用
力求成功:有难度的任务,提供竞争环境,严格评定分数
避免失败:注意表扬和激励的作用,提供竞争环境弱,较为宽松的评定分数方式
(2) 成败归因理论
1||| 含义:归因: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们活动及结果的原因做出解释和评价
2||| 发展
a. 海德: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本人的内外)
b. 罗特尔:内控型、外控型(改变不了的)
c. 三维度六因素
3||| 归因影响
4||| 影响因素
a. 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30.40)
b. 先前观念,以往经验
c. 自我知觉,对自己能力的看法
5||| 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功归因
引导学生努力归因
什么情况下不能将失败归结于努力,原因是
(3) 自我效能理论
1||| 班杜拉
2||| 含义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期望
结果期望:由行为后果带来的期望(有没有诱惑力)
效能期望:效能期望(减肥)
3||| 影响因素
a. 直接经验:个体之前成败经验
b. 替代性经验:观察别人,判断自己能否成功
c. 言语说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持久
d. 情绪唤醒:个体心理身体健康状态
4||| 作用与功能
a.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是否表现
b. 影响活动的选择和坚持
c. 影响面对困难时候的态度
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5||| 评价
克服了传统的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行的倾向
将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比较全面
(4) 自我价值理论
1||| 代表人物:科温顿
2||| 含义:把学习成功看成一种可以帮助自己保持积极的,有能力的自我形象
3||| 界定
a. 高趋高避型:过度努力者(偷偷学),隐形学习者
b. 低趋高避型:逃避失败者,有能力却不努力
c. 高趋低避型:乐观主义者,自信机智,敢于面对挑战,不害怕失败
d. 低趋低避型:失败的接受者
4||| 应用:解释了现象:有能力却不努力
合理设置任务难度
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成绩≠能力
三、 影响因素
1. 内部因素
1||| 自身的需要,自身的目标结构
2||| 成熟、年龄(年龄小外部动机主导,年龄大内部动机主导)
3||| 性格、个体差异
4||| 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2. 外部因素
1||| 社会:社会要求,社会舆论
2||| 家庭:父母需求,文化背景
3||| 学校
a. 环境和氛围
b. 教师本人的榜样作用
c. 教师期望效应:期望会促进学习动机的提升
d. 教师良好的沟通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
四、 培养激发
1. 教学吸引
1||| 教学方式:更多灵活的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习热情
2||| 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新颖的,如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
3||| 课堂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合作、讨论、激发探究欲望
2. 兴趣激发
1||| 教师期望效应:把学生看作渴望学习的人
2||| 学习兴趣的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和兴趣来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例如手工和几何教学模型;足球受力分析)
3||| 课外活动:加强指导。将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引导到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
3. 建立合理的动机信念
1||| 建立正确的归因:努力
2||| 树立较高的成就动机,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
3||| 设置合理的目标定向:目标专注于是否可以掌握学习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我能力
4. 反馈与评定
1||| 及时
2||| 具体:评语,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
3||| 经常给予反馈
4||| 合理表扬,自然、直接、多样、私下
5. 奖励和惩罚
1||| 奖励能激发学习动机,优于惩罚
2||| 奖励不能滥用,防止奖励削弱学习动机
6. 合理的使用合作与竞争
1|||
2||| 如何做:
a. 合作型+竞争型
b. 竞争合理利用
i. 尽量避免在课堂活动中的竞争
ii. 设置客观的指标,重视所学的知识而非结果
iii. 形式:能力分组(合作),自己与自己比赛,赢家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