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自考的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梳理了历年的知识考点,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全书概括,学童健康指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发育正常,没有身体缺点(如视力不良、扁平足、龋齿、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沙眼),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第三章 第一节 概述,梳理了智力落后儿童的表现和测量方法 根据历年考点整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的整书概括,根据历年真题考点整理,适用于学前教育学的小伙伴备考 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职业
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1、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
2、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韩愈提出
3、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 师 职 业
概念
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 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形成
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
学校教育的存在是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提
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发展
古代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孔子开创中国私学
东汉的太学校舍规模宏大,最大时学生达3万人
近代
1794年,法国成立了巴黎师范学校
1902年,张骞创办通州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私办和独立的师范学校
当代
二战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99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特点
复杂性
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学生身心发育不平衡,具有不同年性特点
影响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因素是多样的
劳动内容
教育目标和任务复杂繁重、教师工作场所和时间不确定
劳动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作为劳动的对象出现,也作为劳动的主体出现
劳动能力
创造性
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
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
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造性
示范性
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
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社会作用
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
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
教师劳动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劳动“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
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传递制度--教师通过自身劳动 ,传播社会制度及其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
维护制度--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
创造制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教师劳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教师劳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
教师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