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诗经思维导图,介绍了诗经的概述、诗经的收集、文学成就、诗经的流传、诗经的分类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背景
1.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的侵虐(重要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次要原因)
内容
1851年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封号太平天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853年 攻克南京 改名天京,定都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颁布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干王 洪仁玕)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改革弊政
经济:发展近代工业,吸取外国科学技术,奖励发明制度,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制
思想文化:建设新闻官,革除陋习,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外交: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
存在的意义(1856年 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要在亚洲的统治 具有了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失败的原因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根本原因)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认识
洋务运动
1861年 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留奕䜣管理 成为倡导洋务运动的首领 目标:“自强”“求富”
冯桂芬 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先进做出完整解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兴办近代企业 最早的是军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金陵机器局 左宗棠 马尾船政局
崇厚 天津机器局 张之洞 湖北枪炮厂
2.建立新式海陆军 (陆军:洋枪队 海军:福建 广东 南洋 北洋水师:主力 李鸿章)
3.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 (京师同文馆:北京外语学院的前身 广方言馆) 派遣留学生(第一批留学生)
工艺学堂(电报 铁路:詹天佑 西医) 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局)
存在的意义
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开端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只重视西法练兵和办企业,但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使洋务企业缺乏应用的生机和活动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 ;3.介绍国外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人类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义) 谭嗣同(仁学) 严复(天演论)
4.梁启超(上海《时务报》) 严复(天津《国闻报》 湖南《湘报》) 康有为(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长沙时务学堂)
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要不要变法 (改革) 2.要不要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溪太厚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落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
1.1904年至1905年 日 俄两国为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
2.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
3.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
1.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 檀香山 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05年8月20日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机关报“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民报》 《新民丛报》 论战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论战的焦点)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5.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 起因: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在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打响了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1912年2月12日,清 帝退位,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体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失败的原因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
探索
改革开放
新时代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