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诗经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诗经思维导图,介绍了诗经的概述、诗经的收集、文学成就、诗经的流传、诗经的分类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神话系统
名词
关于神的故事,神话出于想象或幻想,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创世神话
含义: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代表: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
含义: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及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代表: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后羿射日
战争神话
含义:远古战争神话
代表:黄帝大战蚩尤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了我国数千年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
富于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精神内涵
我国神话鲜活的体现着初民的原始思维特征
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存着一主题
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基本特点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诗经
概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
根据所用音乐的不同,把《诗经》分为风(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王朝京城地区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收集
献诗说:先秦时期,“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说:汉代班固 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
删诗说:汉代司马迁和王充有“孔子删诗”说法
加工整理:今通行看法: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 整理和加工 ,逐步编定的
文学成就
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叙事诗中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
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李仲蒙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赋比兴的文学表现功能
赋:《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直接叙事或刻画描写,或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比:一般指比喻,有时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
兴: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诗的开头位置,
四言诗的典范
句式特点: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参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
音韵特点: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的复唱
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流传
先秦:《诗经》本称为《诗》 《诗三百》
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汉代传授诗经的有 :鲁人申培 齐人辕固 燕人韩婴 赵人毛四家 分别称为:鲁诗 齐诗 韩诗 毛诗
分类
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表达无端招人残害的人生境遇《小雅·巷伯》
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魏风·园有桃》
悲叹家国沦亡《王风·黍离》
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桧风·隰有苌楚》
婚恋诗
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郑风·蓁洧》 《周南·关雎》 《邶风·静女》
表现恋爱曲折和苦恼《郑风·将仲子》 《鄘风·柏舟》
写夫妻情深:《郑风·风雨》《唐风·葛生》
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
政治讽喻诗
讽刺:《邶风·击鼓》《小雅·采薇》《小雅·十月之交》《硕鼠》
赞美:《召南·甘棠》《鄘风·定之方中》《大雅》《颂》
史诗及其他(农事诗)
记载了民族的历史,歌颂了祖先的功勋
周人五篇史诗:《大雅》中:《生民》 《公刘》 《绵》 《皇矣》 《大明》
反映农事活动《豳风·七月》《周南·芙苢》
反映礼俗观念《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周南·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