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通识系列医学通识
引发癌症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年龄增大,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知癌症,它会与长寿的我们并存很久,最好的处理方式时接纳。
编辑于2022-04-02 06:07:36读书笔记:《光荣与梦想》,有美国历史,水门事件,麦克阿瑟,杜鲁门,柯立芝繁荣,原子弹,胡佛,罗斯福,一起来看看吧。
颠覆式成长读书笔记,内容有:做勇敢的拓荒者、正确匹配自身优势与潜在机遇、让制约创造价值、自恃扼杀创新、多维度生长、坦然面对失败、探索精神,驱动未来、开启你的颠覆式成长之旅,欢迎品鉴。
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针对这类迫在眉睫的、概率大、影响广泛的危机,米歇尔·渥克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预测、防备、应对及善后的具体方法,为人们在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过程中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读书笔记:《光荣与梦想》,有美国历史,水门事件,麦克阿瑟,杜鲁门,柯立芝繁荣,原子弹,胡佛,罗斯福,一起来看看吧。
颠覆式成长读书笔记,内容有:做勇敢的拓荒者、正确匹配自身优势与潜在机遇、让制约创造价值、自恃扼杀创新、多维度生长、坦然面对失败、探索精神,驱动未来、开启你的颠覆式成长之旅,欢迎品鉴。
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针对这类迫在眉睫的、概率大、影响广泛的危机,米歇尔·渥克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预测、防备、应对及善后的具体方法,为人们在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过程中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医学通识
1. 参考资料
《薄世宁医学讲义》
薄世宁,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声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2003年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勇士”;
《医学通识50讲》
2. 几个医学概念
循证医学:证据+医生经验+患者医院; 内共生:人类和体内细菌构成的一种内共生体系,相爱相杀、互惠互利;
3. 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逻辑
医学的存在理由
生命第一
1. 保证活着
2. 找回尊严
3. 生命的意义
进化淘汰弱者,医学阻碍进化,医学能做到的就是别让进化淘汰你;
疾病与生命同行
疾病和感觉没有必然联系;
疾病与健康没有清晰界限,甚至可以共存;
疾病的本源:进化不完美
1. 基因不完美;
2. 器官不完美;
3. 适应能力不完美;
疾病价值:刺激免疫,推动进化;
学会与疾病共存:真正的健康是包容疾病;
医学的本质:支持自我修复
医疗的作用
1. 为自我修复创造时间;
2. 为自我修复提供条件;
自我修复缺失,医疗也无能为力;
对抗疾病,你身体的数以亿万计的细胞正在和你一起努力;
医学的双重性格
1. 科学性
1. 关注数据和指标;
2. 关注病人的尊严、体面、生存质量;
3. 给出全套的解决方案;
2. 人文性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傲慢;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滥情;
医患关系的实质
医疗活动不是消费
裘法祖:治疗就像医生背着病人过河,都以彼岸为目标,只有个大概的路线和方向,面对暗流、波折,何时到达,谁都不知道;
裘法祖:中国外科学泰斗,普通外科专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创始人。
病人的贡献不可忽视;
医患双方优势互补,医疗是一个共同决策、共担风险的过程;
4. 疾病的原理和重新认知
起源:进化
基因不完美
器官不完美
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造成器官性状的不完美;
人体适应能力不完美
环境变化使曾经的优势变成了今天的劣势;
进化做不到完美,只能让物种的整体利益和风险平衡;
医学做不到让进化完美,但是它在努力弥补不完美;
认知:病因与病症
病因追溯
蒙昧的鬼神巫术:从远古人“开脑洞”到华盛顿之死;
哲学思辨: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创立“四体液学说”
科学是能被证伪的,凡是不能被证伪,都不能算是科学。四体液可以解释所有疾病,不能被证伪,所以该学说只是医学进化的里程碑,开启了医学体系的建设,并非真正的科学。
现代医学:非典——果子狸、蝙蝠、人
不仅要找到发病部位,还要研究发病机制、致病因子(引起疾病的物质实体);
1. 先找发病部位;
2. 找病原体;
3. 把嫌疑病毒给动物接种;
4. 扩大搜索范围,开始地毯式搜查;
没有这套方法,什么病的病因都找不到,有了这套方法,找到仁和病的病因只是时间问题
病因的确认及传播途径的确定是现代医学对疾病认知的最好归纳;
一切疾病都有病理基础;
看一个人怎么找病因,就能判断他的思维处在哪个时代了
病与症
症状不是病
低血压的症状是为了减慢出血速度;
比如内脏出血,身体会降低血压减缓出血速度。如果把低血压当成病来医治,血压上去了,人也就快over了。
缺铁可能是因为感染,缺铁会限制细菌的生长;
症状的两面性
病在说话;
人在防护;
从病入手治疗,对症状适度干预;
别跟症状死磕:症状是人体的智慧,不过度干预症状同样也是一种治疗;
代偿:疾病不是突然被发生的,而是突然被发现的
代偿是人体面对持续损伤的一种妥协机制;
代偿让器官满足基本功能,却掩盖了症状;
代偿是我们的疾病防治启示,针对慢病
1. 主动筛查;
2. 阻断发病环节;
3. 放大代偿;
一种劣势总是在激发某种代偿,一种暂时看不见的优势一定在暗中生长;
内共生:认知疾病的新角度
内共生是生物进化的关键一步;
细菌与人类的共生是相爱相杀,互惠互利;
免疫屏障:每个部位的细菌都有“领地观念”,这块地是我的,别的细菌就不能来了;
合成化学物质,帮助人体完成生理功能,比如5-羟色胺是让人产生快乐的物质,人体合成总量占5%,其余95%全部由细菌合成;
细菌培养出强大的人体免疫;
破坏内共生的危害:如抗生素
免疫屏障是我们的常驻军,抗生素杀死了所有常驻部队,各路土匪将轮番揭竿而起;
重建内共生的三点建议
少用抗生素;
别太干净;
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也许没人能陪你走完这一生,但是细菌可以,所以,请善待这些和你共生的细菌;
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
医生的工作只是帮助病人启动或提高人体免疫,只是辅助工作;
免疫疾病主因
人体免疫认不出“坏人”;
把“好人”当做“坏人”;
打不过“坏人”;
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认真打疫苗;
善待共生细菌;
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
真正的健康是暴露于病毒、细菌的危险下,依然健康;
5. 医疗的原理与实质
诊断
这是一个提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的循环过程,类似于刑侦破案;
医生的精进就是不断修正假设过程;
医疗高手必须具备三个能力
一定的知识储备;
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发现和利用反常疑点;
为什么医生要努力精进,成为高手?
因为在生命面前,没有人会容忍平庸;
治疗
治疗过程是解决一个有目标的问题;
任何治疗的核心问题都是先定目标,围绕目标开展治疗;
治疗目标必须基于患者需求;
比如:迈克杰克逊换肤色事件,其本质是迈克杰克逊患有严重白癜风,治疗目标是可以登台而不是治愈。
方法是用医学可达到的目标匹配患者需求;
为了达到迈科杰克逊能上台演出的目标,变换肤色皮肤的颜色看起来尽量均匀变成治疗的目标,目标简单明确非治愈,而是能演出。
治疗的本质就是用客观的,可量化的医学目标去匹配患者需求,治疗的过程是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互动的过程;
目标不同,方案不同,医学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最佳解决(治疗)方案;
临床诊治指南
治疗的标准化:指南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
标准化和对复杂事物的解析处理,是医学带给对人类认知思维的升级,对各个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可以参考阅读葛文德医生的《清单革命》;
医学中的各种指南保证基本和规范的治疗,同时不断迭代升级,达到对这个学科领域的不断提升;
指南的好处
用规范降低水平差异;
用科学保证疗效、控制风险;
指南的使用:规定规则以减少错误,零活运用才会带来卓越;
医疗的解决方案
药
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它背后是整个医学认知体系,认知越来越深入,是增加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核心;
医院
医疗服务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服务质量
服务效率
医院高度分工协作才能汇聚前沿技术,解决难题
高度分工协作
普通人看到的是分工,医生看到的是协作;
普通人看到的是单点,医生看到的是网络;
普通人看到的是某个专家,医生看到的是整个平台;
医院让能量高效匹配利用,让信息充分流动传承;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是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公共卫生的特点
效益非即时显现;
群里利益和个体风险的权衡;
性价比最高;
6. 重新认识疾病
癌症
癌症是时间的朋友;
引发癌症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年龄增大,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知癌症,它会与长寿的我们并存很久,最好的处理方式时接纳;
对抗癌症的建议
认知:拒绝癌症的唯一方法是死亡;
行动:共存的前提是合理控制;
预防:早期筛查是重要方式方法,40岁后应每年有针对性的筛查;
冠心病
冠心病不是心脏疾病,是全身疾病;
解决单点并不等于解决问题,如支架、搭桥手术等;
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往往不在矛盾最激烈的地方;
介入手术和搭桥手术关键时候可以救命;
血管是一个整体系统,局部狭窄造成冠心病,其它部位也好不到哪里去;
介入加改变生活方式才能整体解决问题;
心身疾病
生活方式疾病,不仅仅是心病,也是身病;
病例分析
遭电击的猴子与胃溃疡的关系;
列宁格勒保卫战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治疗原则
心身同治;
真正的威胁不是压力,而是处理压力的方式;
医源性损害
重新认识医源性损害:最大的伤害,是否认伤害的存在;
医疗事故
可以通过制度化减少事故发生;
医疗局限性的代价
要通过整体认知的提高来降低损害;
疼痛
疼痛不仅仅是症状,也可能是疾病;
疼痛是一种感知,你永远不懂别人有多疼;
在医院里,病人说疼就是疼,病人说有多疼,就有多疼;
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病;
医学只做了三件事
发现并治疗疼痛背后的病;
然后止痛;
让我们在没有疼痛中变老;
衰老
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本质: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延缓方法:激发自我修复和代偿
年龄可以反映衰老,但不能定义衰老;
衰老的本质不是年龄增长;
衰老的机理来自三个层面
基因损伤;
细胞功能异常;
自我修无能力下降;
运动、节食、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衰老;
7. 医学的演化
疫苗
对抗疾病的新逻辑
用生小病,预防大病;
不生小病,也可以预防大病;
不仅防病,也能治病;
所有人保护所有人,才是对所有人的保护;
疫苗安全
源于管理;
源于设计;
源于覆盖;
静脉输液
给药途径的新思路
始于霍乱;
给药途径=能量投放系统;
发现一条走不通的路,是对于科学的一贡献。
麻醉
不疼才有无限可能;
护理
即是遗嘱执行者,又是安全代言人;
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有军医无护理的情况下,伤员死亡率42%,有了专业护士,死亡率降低到了2.2%;
对护理的认知
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
决定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
医疗流程的监督者;
真正的安全不是此刻的万无一失,而是持续的相互监督;
护理的重要作用
保证医疗质量;
体现医疗体验;
医疗安全的代言人;
X射线
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新起点;
让最小的干预,发生最大的效用;
追求真相的同时尽量保持原貌,真相隐藏在原貌中;
医学矛盾:活体信息采集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
抗生素
物种竞争关系的巧妙利用;
最早发现与青霉素
利用物种间的制衡
制衡在管理与医疗中原理类似;
有人研究怎么应对竞争,有人研究怎么赢的竞争,而有人研究怎么利用竞争;
呼吸机
治疗是热修复
呼吸机是热修复的新起点;
机器永远不会累,但它可以停下来。而人及时再累,也必须永远走下去;
执行修复的三个层面
器官支持
降低功能
器官代替
癌症的免疫疗法
重建生态的核心,是激发生态本身的能力;
氯丙嗪
精神病治疗的第一道曙光
医学从控制因果,到阻断因果链条,这是医学对疾病认知的进步;
医学无异于消除偏见,但它在不停探索和揭露真相,从而将偏见连根拔起;
脑死亡
重新定义生命的终点,是更科学的死亡诊断标准;
脑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植物人的脑电图还会有一些杂乱的波形,但是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会变为一条直线;
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价值:只有确定了唯一的终点,才有了无限选择的起点;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让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解决方法;
有的人把一个错误重复了几十年,然后,把它叫做经验;
循证医学:证据+医生经验+患者意愿;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
个人经验
前后对比
对照研究
随机对照
荟萃分析
证据特性逐渐加强
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病,是以药物的形式把女人的身体还给女人;
未来一定会来,让他准备好了再来;
8. 改变医学的大医生
希波克拉底
2500年前最早的医生;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穿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馈。
废除巫医;
创立医生这一独立职业
疾病观形成;
医学技术出现;
兴业规则确立;
威廉·奥斯勒
用实践理念培养医生,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医学教育制度;
理论—实践—诊断、治疗;
实践是临床医学的核念;
沃纳·福斯曼
医疗禁区被逐步打破
打破心脏禁区的医生
探索的困境
技术规范
伦理
特殊现实环境
医学科徐环境
人文环境
对病人有益的禁飞区也需要探索
光明和阴影从来都是相伴而行的,当太阳升得越高,阴影面积也就越小;
塞麦尔维斯
如何纠正体系的无知之错
无知之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一旦纠正错误,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科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发现体系中的无知之错;
认知水平是解决无知知错的根本方法;
我们习惯于为进步欢呼却时常忽略了它背后有过多少错误;
伍连德
公共卫生如何战胜大规模传染病?
肉身抗击东北肺鼠疫
大规模传染病的控制原则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如果找不到无序的理由,就先用规则恢复到有序;
林巧稚
为什么现在女医生那么多?
林巧稚为中国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是中国妇产科学的开创者
世界上真正的韧性,就是明知道牺牲,还依然前行
9. 医生的精进与病人的修炼
少即是多
复杂和多并不能带来完美,反而是隐患;
年轻医生用20种药物治疗一种疾病,年长的医生可以用一种药治疗20中疾病;
方法论
寻找杠杆解
在效益相似的情况下,寻找代价最小解
有终局思维
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快速决策
决策逻辑的总结和复制,并为后人所用
三大法则
唐僧法则
保证人不死,再找救兵
第一张骨牌法则
找原发病因
马蹄声法则
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先想马,不要猜是斑马
高尔夫法则
一杆进洞是运气,稳定的修正才是实力
在医学的复杂性面前,灵活带来的优势越来越小,原则带来的优势越来越大;
克服不理性的冲动
一个医生同时有理性思维和不理性的思维,海能正确决策,这是一流医生只会的标志。
健康的智慧
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
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被突然发现的
让你健康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做聪明的患者
提出五个问题
我真的需要做这个检查、治疗、手术吗?
有什么风险或不足之处?
可能会有什么副作用?
还有其他更简单、更安全的选择吗?
如果什么都不做,会怎样?
与医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主管医生是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
如果没有我的参与,一切与我都无关
最后的告别
善终要求
无痛苦地死亡
公开的承认死亡即将到来
在家中去世,有亲属、朋友的陪伴
明明白白的死去,提前解决内心冲突和未尽事宜
认知死亡只是个体成长的过程
个人爱好、信仰、意义与死亡方式尽量相符
让死亡更有尊严
承认死亡是生命的一个正常过程
不加速,不延后死亡
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