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学》第一章绪论思维导图
第一节 美学的学科属性、美学发展阶段(简)、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研究对象代表性看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一章 绪论
发展阶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第一节 美学的学科属性
一、美学发展阶段(简)
审美意识:不明晰
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初级审美意识
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eg:陕西仰韶文化出土鹰鼎
高级审美意识
悲剧意识:古希腊:对命运的恐惧和无奈。中国:大团圆结局。
美学思想:明确的理论观点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美学学科:理论体系(简)
以审美现象爲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一、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二、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2010/2104/2110(简)
人类知识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分类理由:一、研究对象不一样:审美现象VS自然/社会现象
二、研究方式和方法不同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美学研究对象代表性看法
客体
研究美和美的规律: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研究艺术:黑格尔《美学》
主体
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维特根斯坦“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杜威《艺术即经验》
托马斯·门罗“新自然主义
李泽厚《美的历程》
审美心理
费希纳《实验美学》《美学入门》
弗洛伊德:无意识
荣格:集体无意识
布洛:距离说
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
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蒋孔阳《美学新论》
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
二、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出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艺术美:英伽登、杜夫海纳
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在与人的审美关系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
自然美以及其他的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
科技美:杨振宁《美与物理学》,狄拉克“风骨超常伦”
科学技术的美也是在科学家的创造社活动中,在科学家与对象建立了审美关系时生成的审美现象。
日常美
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人极其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
广义的美
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戏剧,而且能把抽、荒诞、惊颤等形态都包括进去。
总结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题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形成种种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
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简)
①美学诞生起就属于哲学
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
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
③美学涉及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
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思、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④美学的核心方法应当而且只能是哲学的方法
必须在此基础上进项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
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方法:
柏拉图:理念论
康德:先验主体论
黑格尔:绝对精神论
海德格尔:现象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简)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简)
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