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第三讲的归纳总结,主要是三大部分: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日内瓦会议 3、亚非会议。
论文《如何看待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代科学的贡献》,作者吕翠华,(海军工程大学 理学院,湖北 武汉),学术论坛 理论月刊 2006 年·3 月号。
休谟的怀疑论的整理,时空观念:“空间和时间观念不是各别的或独立的观念,而只是对象存在的方式或秩序的观念。”
此本《乡土中国》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第一版,为费孝通先生所著。揭示中国乡村社会的本质与特性。后记尤为感人,先生在人生末年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历程,对自己的研究缺点直言不讳,亦勉励后辈青年继续研究,尽到社会学者应尽的责任。“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一、和平提出共处五项原则的
(一)历史背景
国内
1、朝鲜战争结束
2、国内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等)
3、国家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4、希望进一步打开外交工作局面
国际
中国的国际声望不高,缺乏信任感
大国关系的新变化,苏联主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
(二)《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签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是该原则作为一个整体首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中。
(三)中印缅共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年6月25日,周恩来抵达印度新德里,与尼赫鲁进行多次会谈,核心内容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了五项原则,这一天也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正式纪念日
6月28日,周恩来又前往缅甸进行访问
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
同年10月与12月,尼赫鲁与吴努分别回访中国,继续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入交换意见
中美关系立场:不排斥,不容忍,不挑衅
建立战略互信,创建良好国际环境
二、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度支那停战
该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与身份参加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
采取积极态度
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考虑考虑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民主权利
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与帝国主义的斗争。
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参加亚非会议
会前准备
取信亚非,孤立美国
手段:突出和平,树立和平形象
总方针: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建立和加强我国同若干亚非国家的事务和外交关系创造条件
台湾问题是底线
两个纲领
最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殖民主义,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最低:争取发表一个带公约性质的公报,作为亚非会议的具体成就之一。
会议期间的求同存异的外交活动
第一个
临时准备的充满求同存异的和解精神的补充发言
第二个
对殖民主义定义的妥协《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第三个
《公报》最后一部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的激烈争执。中国代表团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发言,第三次打破僵局,为文件最终的形成奠定基础。
会外活动
与印度尼西亚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
发表缓和中美关系和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的声明
“4.23”声明
周总理广泛的与与会亚非国家接触,重点是与美国结盟的亚非国家(泰国、巴基斯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