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峰值体验的思维导图
汪志谦老师的《峰值体验》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有洞察(品牌轮、行为经济学、挖掘MOT)、落地(体验设计)。
编辑于2022-04-04 21:21:55峰值体验
洞察
品牌轮(四个组件)
TA
只透过公司的角度看市场与消费者,不是从用户、MOT的角度看
花钱做的事,不是用户最想要的
想要通吃市场,不知道哪些消费者才是第一步该去争取的
企业要从“爱你的人”的视角去做竞争分析,他们告诉你的才是你的美,你应该用力放大这些,让不爱你的人、喜欢你的人也知道。
品牌信息
四大思维
一个原则
简单、直觉、支撑点
三个圈
来自消费者爱的、我又做得好的、人家也没讲过的,这绝对是一个最好的信息设定原则
用户要的+能做到的+对手不行的
四句话
一秒看懂、一听不同、觉得值了、我跟你说
多维信息
五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信息要深入,理解消费者对关键词的理想,利用体验设计中的启动效应,将信息打透
心智标签就是你的品牌信息
消费者心智对品牌的评价并不是一个平均分数,也不是加总计分,消费者只在关键时刻打分数。
MOT
三要素
是谁
在什么状况下
感受到什么
三种人
爱你的人
不爱你的人
喜欢你的人
四维度
进店率
转化率
复购率
推荐率
选择MOT的9个原则
原则1:不同的TA,MOT重要性不同。
原则2:企业目前侧重哪一个象限?
原则3:是三个黄金时刻吗?
,企业才能扩大。要专注于这些小而美的黄金时刻,相较于传统的“整体服务的提升”,这是值得企业主在观念上做出的一大突破。
原则4:消费者能不能在这个MOT感受到信息?
原则5:我的美能被放大吗?MOT能被打造成峰值吗?
原则6:哪一个MOT消费者最重视?
原则7:哪一个MOT我可以做得最好?
原则8:哪一个MOT竞争对手做得不够好?
原则9:商业模式可不可以适配?
四种维度的MOTX 落地点
始于迷惑
参照点
越是新、火越是没有看过,我们越想去看看/长见识
最初系统
运用系统1进入客户的最初心智
秒懂你的美
一看就知道你在卖什么,你的美在最初就被放大
限于套路
试吃试用试穿试课
试用的场景是关键时刻,最后怎么转化成购买
可视化指向性
客户进行决策时,我们有哪些可视化的咨询,有没有指向性
系统2可信赖示例
强背书刺激化
忠于习惯
什么时候觉得值了
什么时候客户觉得值了
出现问题的时候
客户使用产品最常出现问题的时刻
再次进店的时候
再进店与再次购买的时刻有什么峰值体验
传于印记
分享动机
客户透过你的产品,告诉别人他是谁
共创分享
爱你的客户怎么说的,怎么分享的,分享的什么内容
裂变印记
你要裂变的不仅是文字,五官印记会更加强烈
16种人类重要的情感需求
爱与亲密、五官刺激、创新探索、快乐惊喜
怀旧平静、快速高效、安全放心、趋吉避害、
健康永生、贪念欲望、认可肯定、独特不同
尊荣礼遇、分享联结、影响他人、为了他人
行为经济学
10个典型的模型
1)自我耗损
我们应该力求简化,让消费者停留在系统1,而不要做出让他启动系统2的设计。这就是自我损耗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启动效应:经验与联想,因为联想引发另一个联想。
3)认知放松:系统2(逻辑思维)启动,人的戒心就会很高。
4)期望(前景)定律:做出“获得收益”型决策会小心保守;做出“避免损失”时会愿意冒险。损失带来的痛苦要远大于获得的快了。因此倾向于“先避损,后趋利”
5)锚定效应:参照值
比如你跟名人合照,大家立刻觉得你也是个大人物。
6)规划谬误:人们往往会乐观估计规划的执行过程。
7)框架效应:
“框架”其实就是视角,就是参照点,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心理参照机制。我们如果非常理解消费者,就可以先他们一步提供一个框架,“换个说法”,帮助他们建立看事情的新角度。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停留在系统1中,吞下我们配置好的信息。大脑有规避损失的倾向,比如一间商品是3200元包邮,但如果是3000元+200运费,就很难接受。
8)确认偏误: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的资料,忽视相关或者否定的意见
9)禀赋效应:
当一个人拥有一样东西时,会高估其价值
禀赋效应不是强化拥有的吸引力,而是强化放弃的痛苦。禀赋效应就是人类对“拥有”“占有”的情感,当他要放弃拥有时,痛苦是被放大的
10)心理账户:钱的来源不同影响人的认知。
卡尼曼与塞勒两位大师
挖掘MOT
三种人、找对人;四维度,侧重点;28个洞察,问对题
方法1
从信息中心挖掘MOT,先问消费者怎么形容这个品牌,再问他为什么他的感觉这样
方法2
三种人,找对人
四维度,侧重点
28个洞察,问对题
进店率“一见就进”,就是“吸引消费者心动的瞬间”,消费者是个路过者
1.爱你的人,当初是怎么知道你的品牌的?
2.不爱你的人,又是怎么知道竞品的?
3.消费者听朋友主动提起这个品牌,朋友是怎么说的?
4.消费者主动在网上做功课,是怎么看到你的?
5.消费者会进店,是因为在店门口看到了什么?
6.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是看到什么点进去的?
7.为什么有的消费者就是不进店?
转化率“一进就买”,就是“催化消费者下单的瞬间”,消费者是个探询者
1.爱你的消费者当初买你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2.竞品的消费者知道你却不买的原因是什么?
3.当初消费者比过哪几家?比什么?最后为什么选择你?
4.消费者在“试用”环节有留下任何印象吗?
5.消费者在哪个瞬间其实已经决定购买了?
6.在做决策的场景中,消费者看到了哪些可视化的信息?
7.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
复购率“一买再买”,就是“消费者判定这钱花得值了的瞬间”,消费者是个使用者
1.爱你的消费者为什么一直买你的产品?
2.消费者在使用你产品的过程中,什么时刻觉得值了?
3.消费者最常使用产品的场景为何?
4.消费者为什么买一次就不买了,后来去买了谁?
5.消费者最常“出问题”的MOT为何?
6.竞品的消费者为什么一直买竞品?
7.了解VIP和“小白”对产品的看法与建议。
推荐率“一传千里”,就是“消费者认为可以推荐的瞬间”,消费者是个传播者
1.关键的三种人是如何形容你与竞品的?
2.爱你的消费者有没有把你推荐给朋友,为什么?
3.消费者分享你的产品给朋友,是怎么分享的
4.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哪件事会让他想拍照?
5.消费者的圈层有什么共性?有什么情感需求?
6.消费者记得什么“多维信息”吗?
7.了解消费者对这些词的深化联想。
运用焦点小组座谈会挖出MOT
落地
体验设计
12个落地点
“始于迷惑,陷于套路,终于习惯,传于印记”
进店率的始于迷惑
最初
最高
最终
转化率的“陷于套路”
消费者的信任
处理好消费者的选择障碍
可信赖事例(客观公正的背书,先避害,再趋利)
复购率的“忠于习惯”
把这个体验标准化
低谷也是机会,用户使用产品最常出现问题的时刻,正是建立峰值的时刻。
给用户留下独一无二的记忆点
形成五感记忆
推荐率的“传于印记”
用户透过你的产品,告诉别人他是谁。
做品牌体验设计,一定要穷尽手段去创造那个时刻,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分享,分享,分享。
就是要做出印记。印记就是在消费者心中那个最直接被联想的印象
18格窗体
体验设计五原则
MOT一定要细化才能落地(符合MOT定义),时间在5分钟之内,20秒更好
信息必须在这个MOT中能落地,第5格就是你的品牌信息,不能改
第7格必须填人名
第14格要明明白白地写清楚你的设计
无论如何消费者最后一定要有个动作(第16格)
思维四:升维设计,降维落地
“打破刻板印象”是所有体验设计的关键,利用“新旧、古今、跨界、中西”,反差交错产生惊喜
消费者属于什么角色,不同的角色“注意力”不同,视角不同,结局不同
结合消费者“人生里程碑”的时刻,建立“仪式感”
牢记到底要解决什么商业问题,要体验,也要务实
MOT为体,MOTX为魂,魂体合一,才是最佳的体验设计。要记住,我们卖的不是咖啡。我们卖的是喝咖啡带来的感受。
体验设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消费者自以为在使用系统2,其实用的还是系统1。当他真的在用系统2时,这个结果其实也只是大数据算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