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知识归纳,包括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结构、分子和原子等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课程内容总结: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点总结,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初中人教版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整理,包括:课题1爱护水资源P68-73、课题2水的净化P74-78、课题3水的组成P79-82、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P83-8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元素
元素的概念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得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两个决定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地壳里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养闺女铁(了心)】
生物细胞中含量排在前三位的元素
氧碳氢【羊探亲】
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微观构成宏观
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元素符号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符号
书写
一大二小
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可表示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若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则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
元素周期表
按核电荷数递增顺序排列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供的信息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组成
有七个横行(7个周期)和18个纵列(16个族)
课题2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
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单位是“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
原子
电子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
化学性质主要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离子
带电的原子(团)
形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原子:质子数=电子数
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离子符号及数字的含义
“3”表示3个镁离子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注意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课题1分子和原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特征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总是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一般情况下,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气态时分子间间隔最大)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从微观角度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与分子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不变
化学变化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金属汞直接由汞原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