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低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高时往往伴随着高通货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经济衰退与贸易逆差并存,利率提高资本流入改善贸易逆差,但投资成本加大,加剧经济衰退
解决矛盾的办法
统筹兼顾:适当兼顾两个目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机抉择: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的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已达到当时最需要的政策目标
政策搭配:财政政策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单一目标制:一个工具只能达到一个目标,以物价稳定为唯一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政策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改变货币总供给,针对特定用途的信贷)
证券市场信用政策:控制保证金比率
不动产市场信用控制:针对不同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
消费者信用控制:对象为除房地产外的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政策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信用控制:信贷配给、流动性比率、利率上限
间接信用控制: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最终目标: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间目标: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将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做为中间目标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率高的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低,低的高;大金融机构比中小企业高一到两个点
再贴现和再贷款:再贴现似乎成了选择性工具,通过再贴现调整产业结构,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规定不同的再贴现条件,引导资金流向;再贷款“支农支小”。它们在于引导资金投向,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公开市场操作:包括外汇公开市场和人民币公开市场。我国债券交易的品种主要包括回购协议(正回购收回流动性,逆回购释放流动性)、现券交易(在二级市场直接交易,实现一次性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央票,中央银行自己发行的债券)
我国货币政策的创新: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公开市场操作的补充,缓解市场资金供求的大幅波动,维护稳定性)、常备借贷便利(满足金融机构大额流动性需求)、中期借贷便利(引导降低市场利率)、抵押借贷便利、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后四种都是新型的再贷款工具,区别在于需要抵押品或质押品,降低再贷款风险与利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