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文学原理-第五章土壤水
水文学原理-第五章土壤水知识总结,包括土壤质地、结构、三相关系,土壤水的作用力、分类、水文常数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土壤水
土壤
土壤质地
主要物质组成
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
质地名称
根据土壤质地三角形命名
结构
团粒结构
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结构
三相关系
土壤中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比例关系
气相和液相
孔隙率
孔隙比
孔隙比>孔隙率
固相
固体密度
干容重
固体密度>干容重
液相
质量含水率
容积含水率
饱和度
饱和度>质量含水量
气相
充气孔隙比
作用力
分子力
毛管力
重力
主要
渗透压力
化学力
分类
吸湿水
薄膜水
束缚水
毛管水
重力水
自由水
水文常数
最大吸湿量①
干燥土壤在饱和空气中所能吸收的水汽分子最大量
最大分子持水量②
土壤颗粒分子力所能吸附水分的最大值
土壤凋萎系数③
植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取必需的水分而开始凋萎的土壤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④
能被土壤吸附保持的水分的最大值
毛管断裂含水量⑤
土壤中毛细管连续状态全部破坏时土壤含水量所减小到的阈值
饱和含水量⑥
土壤中所有孔隙都被水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
⑥>④>⑤>②>①
水文学意义
土壤含水量为0时,下渗能力最大
随土壤含水率↑,下渗能力从快速减小到慢慢减小
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达到稳定下渗(下渗能力最小值)
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形成地下水
能量状态
水土势
基模势
重力势
非饱和
压力势
饱和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分滞后现象
吸水过程与脱水过程土壤水分特性曲线不重合,土壤水分特性曲线为绳套的现象
土壤水运动控制方程
非饱和达西公式
非饱和水流的连续方程
无土壤水运动=各点处总势处处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