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土地财政
背景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减少,需增加预算外收入
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地要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先经过征地变成国有土地,然后才可用于发展工商业或建造住宅,所以国有土地价值远远高于农地
土地财政收入
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
与土地使用和开发有关的税收收入
土地财政支出
征地拆迁补偿
“七通一平”等基础性土地开发支出
最重要的的是土地开发后吸引来的工商业经济活动
实质:房地产财政
补贴工业工地,招商引资,推动制造业发展
工业企业可落地的地方很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很难抬高地价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新增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的住宅用地供给不足,房价飞涨,带动地价飞涨
商住用地主要服务本地居民,土地供应方的垄断力量强,容易抬高地价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
附加条件少,地方可自行决定用途
专项转移支付
专款专用
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公司)
地方政府不能从银行贷款,15年之前也不允许发行债券,所以政府想要借钱,需要成立专门的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名称中大都有“建设投资”或“投资开发”字样)
14年开始允许省级政府发债
特征
持有从政府取得的大量土地使用权
可以撬动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
盈利状况依赖政府补贴
政府的隐形担保可以让企业大量借款
实例
成都宽窄巷子
华夏幸福(河北固安高新区项目)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政府付费,购买企业服务,以产业发展服务费的名义来支付约定的分成
地方债务治理
背景:地方政府除账面上的“显性债务”外,还包括城投公司的“隐性债务”
债务置换
用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替换部分城投公司的银行贷款和城投债
1)利率降低,缓解利息压力(此前的银行贷款利率较高)
2)政府公债期限长,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长建设周期,不用在短期债务到期后屡屡融资,降低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3)政府信用高于融资平台,提升了信用级别
推动融资平台转型
剥离其为政府融资的功能,同时破除政府对其形成的隐性担保
约束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
避免大量资金流入融资平台
问责官员
为过度负债行为追责
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地方官员
官员政绩与激励机制
官员的***相对较短,同时,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时间较长,上任头两年,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财政支出往往较高
出于政绩考虑,地方官员偏重“看得见”的工程建设,忽视“看不见”的工程(例如地下管网)
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改革,需对“全面工作”进行评价:推动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大多数公务员来说,日常工作与政绩关系不大,内心的情感驱动也很重要
腐败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