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望诊-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小儿食指络脉思维导图:包含食指络脉:虎口至食指内侧(掌侧)桡侧的浅表静脉,也称指纹,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形色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等等
主要介绍了咽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内容 大家可以导出大纲,然后在这个页面上根据大纲做笔记,有大纲的话会让笔记更有条理。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三、藏象学说的特点;四、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望小儿食指络脉
食指络脉:虎口至食指内侧(掌侧)桡侧的浅表静脉,也称指纹
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形色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
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经脉》“诊鱼迹络脉法”发展而来
一、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原理及意义
1、小儿食指络脉与成人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寸口的变化,故望小儿食指络脉诊病与诊成人寸口的原理和意义基本相同
2、3岁以内小儿寸口脉部短小,诊脉时常易哭闹,不易配合,影响切脉效果
3、小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暴露,便于观察
二、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察小儿食指络脉时,应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小儿食指,以右手拇指从小儿食指指尖向指根部以轻柔适中的力度轻推几次,观察络脉的形色变化
三、正常小儿食指络脉
1、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2、正常络脉在食指内侧桡侧,隐现于风关之内,淡紫色,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
四、病理小儿食指络脉
望小儿食指络脉,应重点观察其沉浮、色泽、形态、长短等,其辩证要领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观测轻重
1、浮沉
1、反映病位深浅
2、一般络脉浮露者病位较浅,多见于外感表证;络脉沉稳者,为病邪入里,多见于内伤里证
2、色泽
1、反应病邪的性质
2、络脉色淡,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等虚证
3、络脉鲜红,多属外感表征
4、络脉紫红,多属里热证
5、络脉色青,多属疼痛、惊风
6、络脉紫黑,为血萝郁闭,病属危重
一般而言,络色深浓而暗滞者多属实证,是邪气亢盛;络色浅淡而枯槁不泽者多属虚证,是正气虚衰
3、形态
络脉增粗,分支显见者,多属实证;络脉变细,分支不显者,多属虚证
4、长短
1、络脉仅显于风关,为邪气初入,病情轻浅;络脉达于气关,为病情发展,病位较深;络脉达于命关,为邪深病重;若络脉直达指端者,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
风关--邪气入络,外感初起;气关--邪气入经;命关--邪入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