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数学 1.1正数和负数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 1.1正数和负数的思维导图,包括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对数0的再认识、解题技巧、易误易混总结。
七年级生物学(上)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物的特征笔记,包括科学观察方法的方式和要求、生物的共同特征等。
七年级生物学(上)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物的特征: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或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或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认识生物,研究生物离不开科学的观察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数学 1.1正数和负数
正数,负数的定义
正数
像2%,4,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整数的前面加上“+”(正)号。如+2,+0.7,+1/7,...。
“+”一般省略不写,如2,0.7,1/7,...,都是正的,“+”读作“正”。
负数
像 -3,-2.7%,-4.5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读作“负”。
负数是小于0的数。
0的特征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其他
“+”“-”的双重意义
作为运算符号是加、减号,如3+2-1
作为数的性质符号是正负号,如+7,﹣5.
注意
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就是正数,带“-”号的数就是负数,如-(-5/8)不是负数,因为它是在负数前面加了“-”好得到的数,不符合负数的定义。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如果两个量意义相反,且是同类量,那么这两个量就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日常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常用词语
收入 盈利 上升 零上 增加 向东(南) 前进 ...... 支出 亏损 下降 零下 减少 向西(北) 后退......
相当于反义词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既要意义相反,还要有数量,且为同类量。
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其中的一种量为正(可任意选择),则它的相反意义的量为负。习惯上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等规定为正,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等规定为负。
对数0的再认识
表示没有
例如,0个苹果,意思是没有苹果
"非正数”就是“不是正数”,包括负数和0;“非负数”就是“不是负数”,包括正数和0
表示数时起到占位的作用
如10605中的两个0,从右到左分别占的是十位和千位。
表示某种量的基准
例如,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表示某些数量的分界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例如在摄氏温度机上,“0”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
表示起点
例如,在米尺上,刻度的起点为“0".
解题技巧
示意图法
示意图法是将研究的问题用图表示出来,使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问题内在联系的方法。例如,本题中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位置,用线段的长表示距离,便可直观形象地确定小明的位置。
为了计算方便,常把高于平均数、标准数或某一基准数的量规定为正,把与它们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
编号法探究数组的排列规律
探究一组数的排列规律时,应全面分析题中所给的所有数据,要从符号和数字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先把已知的数据按顺序编上序号,再分别确定符号和数字与序号的统一关系,进而确定数据排列规律与序号的关系。若数据是分数,还要分别观察分子和分母与序号的统一关系。
易误易混总结
对“0”的意义理解不准确
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数的时候,0表示没有,学习了负数后,0除了表示“没有”外,还可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某些数量的分界等。
对负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不清
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若一个量规定为正,为正数表示,则另一个量就为负,用负数表示。
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忽略了量的单位
把一个量去掉它后面的单位名称后,它就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量了。往往因漏掉后面的单位而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