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置身事内大纲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梦碎的房价。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置身事内大纲
地方政府 上篇 微观机制
事权划分 一、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物
1. 政府治理的特点: 简要介绍行政体系的几个特点
行政结构
2.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详述事权划分三原则之一
外部环境
3.复杂信息: 详述事权划分三原则之一
内部信息
4.激励相容: 详述事权划分三原则之一
内部利益
5.招商引资: 介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
发展经济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招商引资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所涉具体事务既深且广,远超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的讨论范畴。
=:地区竞争
收入与改革 二、财税与政府行为
事权必然要求相应的财力支持,否则事情就办不好。所以从花钱的角度看,“事权与财力匹配”或者说“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这个原则,争议不大。但从预算收入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是否也应该有与事权相适应的收钱的权力,让“事权与财权匹配”,这个问题争议就大了。
1.分税制改革: 改革的背景和过程,加深对央地关系的理解。
中央财收
2.土地财政: 改革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介绍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压力而发展出的“土地财政”。
| 理解土地财政是理解城市化和债务问题的基础
地方财收
3.纵向不平衡与横向不平衡: 讨论分税制造成的基层财政压力与地区间不平衡,并介绍相关改革。
=:地区不平衡
投资与负债 三、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1.城投公司与土地金融: 用实例来解释这种“土地金融”与政府投资模式。
投资模式
2.地方政府债务: 介绍这种模式的弊端之一,即地方政府不断加重的债务负担。与政府债务相关的各项改革中也涉及对官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改革。
-:高负债风险
3.招商引资中的地方官员: 展开分析地方官员在政府投融资过程中的角色和行为。
+-:官员与腐败
行为与案例 四、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 本章的重点是具体案例。行业和企业如何借力政府来发展?实行了哪些具体政策?政府资金如何投入和退出,又如何影响行业兴衰和技术起落?首先要了解基本事实和经过,才能评判结果。 | 本章前两节是两个行业案例:液晶显示和光伏。叙述的切入点依然是地方政府投融资。读者可以再次看到地方融资平台或城投公司、招商引资竞争、土地金融等,只不过这一次的投资对象不是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而是具体的工业企业。
1.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地方政府对液晶显示行业的投融资
投资企业
2.光伏发展与政府补贴: 地方政府对光伏行业的投融资
补贴产业
3.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介绍近些年兴起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不仅是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产业政策工具,也是一种以市场化方式使用财政资金的探索。
新投资方式
人:财富分配 第五章 城市化与不平衡
1.房价与居民债务: 分析房价和土地供需间的关系,讨论高房价带来的日益沉重的居民债务负担。
土地
2.不平衡与要素市场改革: 分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其根源之一在于土地和人口等生产要素流动受限,所以近年来在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非常重要。
土地与人口流转
3. 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这一现象也和房价以及要素市场改革有关。
=:引起贫富差距
企业、银行:产能与债务 第六章 债务与风险
第一节 债务与经济衰退 解释债务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经济原理
第二节 债台为何高筑:欧美的教训 根据欧美经验解释债务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欧美经验
第三节 中国的债务与风险 分析我国债务的成因、风险、后果。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政府,负债都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
我国特性
第四节 化解债务风险 讨论如何偿还已有债务和遏制新增债务
偿还和遏制
政府:生产消费不平衡 第七章 国内国际失衡
第一节 低消费与产能过剩: 分析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这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直接相关,也影响了对外贸易失衡。
结构失衡
第二节 中美贸易冲突: 以中美贸易战为例,讨论中国经济对外国形成的冲击和反弹。
与外相互作用
第三节 再平衡与国内大循环: 分析这一格局所需要的条件和相关改革。
结构改革
未来发展 第八章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地区间竞争: 总结和提炼本书的主题之一,即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的竞争
发展竞争
第二节 政府的发展与转型: 讨论政府能力的建设和角色的转变,总结本书介绍的“生产型政府”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也解释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必要性。
发展转型
第三节 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 总结本书的关键视角:要区分经济发展过程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过程
经济问题 下篇 宏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