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课佛教的世界观
第十课佛教的世界观:缘起论由众多因缘合和组成世界(地水火风空识);世界万象离不开心作用心有能动和主导性物是被动。
八步骤三种禅修(上)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前言、真诚认真老实对修学的作用、认识八步骤三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佛教的世界观
前言
世界观将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能看见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自身的认知能力相对宇宙中未知的部分永远不能穷尽
佛教看待世界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呈现
一旦明心见性通达心的本来面目就了知宇宙奥秘了
认识能力决定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就能看见什么样的世界
世界的缘起
佛法是缘起论
不同于神创说、偶然论、哲学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
因缘因果
缘起是一切现象由众多条件共同成就的
因缘决定了世界的产生也决定了世界的败坏
众多条件和合时不是完全平等的亲疏之别
因和缘共同作用构成事物的发生存在和消亡
无论宇宙还是生命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包括组成世界最小物质单位
观察世界不仅是单纯的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一切有部“极微”概念认为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能造的是极微所造的是一切现象,我们看到的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极微却是恒常不变的
缘起性空是各种条件关系组合没有恒常不变的自体
有质量的存在可以分割否则就是空
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认知模式决定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
一心四境是众生透过不同认知导致的境界
同样外境也会认知不同
宏观世界
宇宙中有恒河沙微尘数那么多星系
三界六道十法界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无量世界
维摩诘所说经也对世界作了描述,狮子座“事事无碍”的境界说明物质没有客观的固定不变的实体
超越自见性安住在空性境界中,也没有大和小
一切障碍都来自心和执着
世界的生成和演变
缘起论由众多因缘合和组成世界(地水火风空识)
世界万象离不开心作用心有能动和主导性物是被动
众缘合和而生会经历成住坏空阶段
人类在住劫期间出现在地球上的
世界在住劫过程中有上升和衰退(增劫和减劫)
心念和行为决定命运也汇成共业决定世界未来
行为会影响世界,世界会影响每个人无法幸免
缘起智慧-个体是世界一部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正确认识世界是个体生命和人类社会健康关键
世界的原理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无常说明万物的非恒常性
无我说明万物的非主宰性
涅槃寂静平息内在迷惑烦恼心灵获宁静生命获自由
大乘中观思想
缘起性空一切现象条件决定存在没有恒常不变主宰,破除自见性一切现象有无限可能性
内心不同认知发生改变,业力决定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决定认识对象
观想修行用观想调整心态改变行为禅修证得空性慧
大乘维识思想
认识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认知模式决定所认识的世界
认识与存在
维识三性
遍计所执即主观错觉世界
依他起性即因缘显现的世界
圆成实即世界的实相
凡夫活在遍计所执中有我法二执所知障和烦恼障
缘起现象认识正确与否是轮回和解脱的分水岭
中观二谛
中观以真俗二谛来划分世界的,不能正确认识世间现象就不能证得真谛,不能证得真谛无法断除烦恼成就涅槃
正见
破除对世界的误解通过禅修将闻思正见落实心行得定发慧通达空性成为觉悟者
结说
正确认识世界,目的是帮我们找回自己,净化心灵,造就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