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
命名
天,指人之上半身。池,水之停聚处。天池,大海名,山名,星名。此为乳房储积乳汁之象。
定位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 乳头外 1 寸,前正中线旁开 5 寸。
主治
(1)咳嗽,气喘,痰多。(2)胸闷,心烦。(3)胁肋疼痛。(4)瘰疬,乳痈,乳少,腋肿。
操作
斜刺或平刺 0.3~0.5 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天泉
命名
天,指人之上半身。泉,水泉。天泉,星名;又古地名。指经气自上而下,如泉水之来自天上也。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 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1)心痛,咳嗽。(2)胸胁胀痛。(3)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曲泽
合穴
命名
曲,弯曲。泽,沼泽,又宫名。指穴在肘部浅凹之处也,可与尺泽互参。
主治
(1)心痛,心悸,善惊。(2)胃痛,呕吐,泄泻。(3)热病。(4)肘臂挛痛,上肢颤动。
郄门
郄穴
命名
郄,孔穴的通称,又指郄穴。门,出入通达之处。为手厥阴经之郄穴,又如本经各穴之门户。可与阴郄互参。
定位
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5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2)呕血,咯血,衄血等热性出血证。(3)癫痫。(4)疔疮。
间使
经穴
命名
间,间隙,孔窍。又相间即相伴之意。使,臣使,使役。穴在两筋之间,为臣使用命及君臣相间行事之处。心包为臣使之官。间使为心包五腧中之经穴,正臣使用命在前臂两筋间之间隙。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 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3 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2)胃痛,呕吐。(3)热病,疟疾。(4)癫狂痫。(5)腋肿,肘,臂,腕痛。
中冲
井穴
命名
中,中指。冲,要冲。言穴居中指尖端冲要之地,可与少冲、关冲互参。
主治
(1)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2)热病,舌下肿痛。(3)小儿夜啼。
劳宫
荥穴
命名
劳,指劳苦,劳作。宫,王者之所居。能治妨碍手部劳作诸病,且穴在手掌中央为手部贵重之处。手司劳作,穴在掌心,因其所在与功用而得名。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 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
(1)心痛,烦闷,癫狂痫。(2)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3)口疮,口臭。(4)鹅掌风
大陵
输穴
原穴
命名
大,高大。陵,丘陵。穴在掌后高骨形如丘陵之下方也。
定位
在腕横纹的中点处, 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胸胁痛。(2)胃痛,呕吐,口臭。(3)癫狂,喜笑悲恐。(4)臂,手挛痛。
内关
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脉
命名
内,指胸膈之内及前臂之内侧。关,关格,关要。内关,病名。穴居前臂内侧之冲要,可以通胸膈关塞诸病也。与外关相对。居于太、少二阴之内,且为联络手厥阴与少阳关要之处也。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 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2)胃痛,呕吐,呃逆。(3)癫痫,热病。(4)上肢痹痛,偏头痛,偏瘫。(5)肘,臂,腕痛。(6)失眠,眩晕,郁证。
起于胸中®心包®上焦®膈®中焦®下焦
¯®胁®腋®上臂(内侧)®肘®臂®掌®中指
|
(交手少阳三焦经)®无名指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九心包经手厥阴,臂内中线诸穴匀。天池乳后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泽肘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
掌后横纹大陵在,两骨之间陷中扪,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中冲生
主治概要:
1.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痛等
2.胃腑病证。 胃痛,呕吐等
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
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病候: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 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 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循行: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 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 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