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总结了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根据地抗日救亡运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知识要点。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包含1945抗日战争胜利,国统区新闻事业随政治中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回到东南地区的上海、南京一带,1945国民党接收汪伪《中央日报》《中报》和兴中印刷,重建中央日报馆,9月《中央日报》复刊《扫荡报》改名《和平日报》等等
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思维导图,介绍了政党报纸的繁荣、袁世凯统治下、北洋军阀统治下、新闻业务的便签和著名记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培训计划思维导图
车队管理
七夕活动策划
《乌合之众》
供应链类型
供应链管理平台
品牌设计分析思维导图
品牌定位思维导图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
《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在汉口
中央通讯社1924成立于广州
中央广播电台1928在南京播音
其它:北平1929《华北日报》汉口1929《武汉日报》天津1928《天津日报》等
改策改规:《宣传品审查条例》《出版法》《危害民国晋级治罪法》等
共产党的艰苦奋斗(转入“地下”)
《布尔塞维克》1927
《中国青年》1927从武汉迁回上海,改名《无产青年》续刊,又改《列宁青年》
《红旗》周刊1928《上海报》1929,1930年合并
《红旗日报》1930,同年3月,《红旗周报》在上海创刊
秘密报:《中国工人》《工人宝鉴》《全总通讯》等
工作经验
(1)建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
(2)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3)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影响
革命文化运动
创造社(1921-1929)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文化批判》等
太阳社(1928-1930)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办《太阳月刊》
鲁迅支持
刊物:《朝花》《未名》《奔流》《语丝》
团体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在上海
中国研究会,1931年在上海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1932在上海
革命根据地
中央
《时事简报》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形式、红军工作情形
红色中华通讯社,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
1931《红色中华》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机关刊物,《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斗争》1933中共苏区中央机关报
其它
湘赣:《湘赣红旗》《红色湘赣》等;闽浙赣:《突击》《工农报》等;湘鄂西:《红旗日报》《工农日报》等
鄂豫皖:《列宁报》《鄂豫皖苏维埃报》等;川陕:《共产党》《苏维埃》等;琼崖:《琼崖红旗》等
红军:《红色战场》《红军画报》《红军日报》等
特点和意义
特点
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3.开展批评与表扬
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意义
一、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抗日救亡运动
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1935,《红色中华》在瓦窑堡复刊,在海外创办《救国报》
国民党统治区变化
《申报》反对日本侵略,革新
一加强新闻;二改革副刊;三改进副刊和增刊
《新闻报》《大公报》主张抗日,反对日本侵略
邹韬奋
“九一八”后《生活》周刊发布“小言论”
1934创《新生》1935《大众生活》1936《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
“韬奋”精神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的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
研究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
《集纳》《集纳批评》《新闻世界》等
专著:《新闻之理论与现象》《现代新闻学》《新闻记者论》《新闻学概要》等
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新闻教育
上海复旦于1929正式创建新闻系,1928中国新闻学院在广州设立,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