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发展与教育
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情绪情感这一章节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特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讲述:第一,从情绪和情感进行过程来看;第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第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
个性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热点;在我国,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个性发展"这一视角反观我国多年来的教育不难发现,人们对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的认识一直是偏颇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情绪、情感及其规律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
情绪——个体基本需求欲望
情感——社会需求欲望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分类
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态度
激情
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情绪和情感的规律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
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干扰、破坏作用
信号功能
健康功能
感染功能
这种易感性,具体体现为“共鸣”和“移情”的作用
情绪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机体知觉理论:称之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坎农和巴德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良好情绪的标准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调整认知)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认知调节法
合理宣泄法(自我排解)
意志调节法
转移注意法
幽默法
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压力
压力的概念: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压力与心理反应
影响压力的因素
经验
准备状态
认知
性格
环境
自我防御机制
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否认
压抑
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酸葡萄心理
甜柠檬心理
移置
投射
反向形成
退行
过度代偿
抵消
升华
幽默
认同
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本不断增加
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情绪的发展
初中生情绪的发展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高中生情绪的发展
情绪的延续性:稳定度提高
情绪的丰富性
情绪的特异性
情绪体验的深刻性
情绪体验更加细腻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情感两极性明显
情感不断深刻
情感的外露和表达以趋于理性化
第二节 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意志及其品质
意志的概念: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为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过程的规律
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
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主动的,自知的)
意志的果断性(抓住时机、迅速)
意志的自制性(控制和支配)
意志的坚韧性(百折不挠最能体现)
意志行动的过程
准备阶段(采取决定阶段/确定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确定目标
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比较不同方式和方法的优缺点能否有效达到行动目的
考虑行动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
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执行决定阶段还要接受成败的考验
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口诀:实践两观,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