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或者,起码对人类中的一部分来说,简直是不敢想像的噩梦。
有个细节:最终,一些物种的双眼进化到了头部的正面,于是它们终于有机会长期、深入地观察,也终于有机会进化出大脑皮层了。想想看,整个人类实际上就是建造在大脑皮层之上的!还记得怎样强化我们的大脑皮层么?
这里有一个前提:放弃了全视角,接受了视野中的盲区存在。不夸张的讲,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的。
从这个层面观察生物,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人,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追求100%安全感的,他们时刻被身边发生的一切吸引(其实应该称作“分神”),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进行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他们的本性一定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这种生存模式会有局限,他们就像那些动物一样,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其实,这只不过是过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场,而不是什么“造化弄人”或者“命运捉弄”。
我算是经历了吴晓波所说的改革开放之后的“激荡三十年”,然后经历了被互联网搞得天翻地覆的十多年……见过太多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异常惨烈地证明,“追求100%的安全感”将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变得“生不如死”——处心积虑弄到的“铁饭碗”却最终不得不下岗的,不惜调用两三代人的积蓄买个不动产而成为“房奴”的,害怕不稳定所以不惜自杀来逼迫家人绝对不要创业的……太普遍了。
请注意,我不是在这里主张冒险。以后我会阐述另外一个观点:冒险本身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请再次集中精力仔细地看我的措辞:
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再从一个层面上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会有更多长期的、深入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办法补全他们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们不会孤立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更深入地看,正是那些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的人在不断用他们的脑力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历史上常常出现的聚众屠杀那些对人类有巨大贡献者的情况,从本质上看,大都是绝大多数不肯放弃那一点点安全感的家伙内心的深深恐惧被引发所致。什么是“大恶”?所谓“大恶”,常常竟然是乌合之众出于自我安全的考虑。动物都是这样的——有时候,狗咬人不是因为它们凶狠,而是因为它们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