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提纲
《认知》提纲的思维导图,介绍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类认知系统的结构、第三章问题解决、第四章口语记录分析、第五章语义丰富领域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认知》提纲
第一章 绪论
导读:心理活动的三级层次与计算机的三级层次
A.生理过程 与计算机硬件
B.初级信息加工过程 与计算机语言
C.思维策略 与计算机程序
1.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规律
1.自然界的规律有不同的层次,所以科学研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探讨。
2.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途径(三种不同 的层次和水平)
1.研究复杂行为
2.研究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如对光点的感觉、图形知觉的形成等)
3.研究生理水平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4.心理学研究的困难:对象复杂,个别差异
2.心理学的派别
1.新行为主义
1.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试验方法,方法是操作主义的
2.提出了S-R的公式,不谈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过程
2.格式塔心理学派
1.强调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
2.代表人物:考卡夫、科勒等
3.认为在问题解决的复杂过程中要靠简单的尝试错误,还要通过顿悟
4.认为知觉的基本规律是机体生来就有的
5.不同意把复杂现象分解为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
3.信息加工学派
1.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收到刺激要依靠经验才做出反应(包括集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2.信息加工心理学既吸收了行为主义的看法,也吸收了格式塔学派的看法
3.目的:解释人的复杂行为
3.认知心理学的任务和方法
1.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高级层次的思维策略和初级信息加工过程的关系
2.人类认知活动和计算机的比较
3.口语记录法(河内塔课题)
4.认知心理学的目的: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如何储存的,如何利用信息,采取了什么样的思维策略
5.另一个目的:学习问题
4.物理符号系统
1.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2.信息加工系统也叫符号操作系统,也叫物理符号系统
3.强调研究对象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系统,符号就是模式
4.一个完善的符号系统有六种功能:
1.输入符号
2.输出符号
3.存储符号
4.复制符号
5.建立符号结构
6.条件性迁移
5.任何系统,具有这六种功能,就能表现出智能
6.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伴随三个附带的推论(附带条件)
1.人具有智能,就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
2.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就一定能表现出智能
3.既然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也也是,那么我们就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活动
5.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模拟
1.计算机程序语言比经典数学的形式更能表示和描述人的心理想象。
2.可以去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的心理活动
3.用信息加工过程(程序)去解释所观察到的行为
第二章 人类认知系统的结构
导入:人是通过搜索来解决问题的。人在解决问题时,一般并不去寻求最优的方法,而只要求找到一个满意的方法。人在解决问题是,具有可变的志向水平。
1.人脑的基本机能
1.模拟人类认知活动系统的必需条件
1.单线的、进行系列活动的系统
2.只能进行有限的计算
3.能够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4.能够处理突然发生的、没有预料到的事件
2.注意分配机制
1.优先选择的主义目标有时是预料不到的、突然出现的
2.控制注意的机制
3.中断注意的机制
3.EPAM系统
1.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
4.系类加工与平行加工
5.遗忘
第三章 问题解决
1.产生式系统
2.联想
3.问题空间
4.问题解决的策略
5.问题解决策略的产生式系统
第四章 口语记录分析
1.口语记录与内省
2.口语报告的用途
3.口语记录的分析技术
第五章 语义丰富领域
1.专家的知识
2.专家的直觉
3.心理表征的作用
4.物理直觉问题
5.对问题的理解
6.问题同型
7.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第六章 学习
1.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学习过程
第七章 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归纳
2.顺序模式
3.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第八章 发现过程
1.材料驱动归纳
2.理论驱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