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理气药
理气药思维导图:包含一,含义;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谓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破气药。等等
消食药——凡以消导食积,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此篇详细的总结了消食药的分类有山楂,麦芽,神曲。菜菔子,金内鸡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用法用量。
开窍药,相信总结了开窍药的概述,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的功效与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性味归经。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药理学的知识点~
平肝息风-- 用于高热痉厥,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癫痫发狂。长于清肝泄热,息风止 痉,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理气药
理气药概述
一,含义;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谓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破气药。
二、性能特点;多辛香苦温,主归脾、肝、肺经。
三、作用;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
四、适应证 1.脾胃气滞证 2.肝气郁滞证 3.肺气壅滞证
五、使用注意 1本章药物性多辛燥,易耗气伤阴,故阴亏气虚者慎用。 2.作用峻猛的破气药孕妇慎用。 3.多含挥发油成分,入汤剂一般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陈皮
1,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2,功效与应用 理气健脾-- 用于脾胃气滞、湿阻证。 燥湿化痰-- 用于痰湿壅滞证。寒痰、湿痰之要药。
3,用法用量 ;煎服,3~10g。
4,使用注意; 本品性温,辛散苦燥,故内有实热、舌赤少津者慎用。
青皮
1,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2,功效与应用 疏肝破气一-用于肝气郁结证。 消积化滞-- 用于食积气滞证。
3,用法用量; 煎服,3~10g。
4,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苦泄,性烈破气,气虚津伤者慎用,孕妇忌 用,儿童慎用。
枳实
1,性味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2,功效与应用 破气消积 -- 用于脾胃气滞证。为破气消积之要药。 化痰散痞-- 用于痰阻气滞证。为破气除痞之要药。
3,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较平和。
4,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木香
1,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2,功效与应用 行气止痛-- 用于脾胃、肝胆、肠道气滞证。 健脾消食-- 用于脾胃气滞证和脾虚失运证。
3,用法用量; 煎服,3~6g。生用偏于行气止痛;煨用偏于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4,使用注意 ;辛香温燥,凡阴虚火旺者慎用。
香附
1,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2,功效与应用 疏肝解郁-- 用于肝郁气滞证。为疏肝解郁之要药。 理气宽中-- 用于脾胃气滞证。 理气宽中-- 用于脾胃气滞证。为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
3,用法用量; 煎服,6~10g。 醋炙后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川楝子
1,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2,功效与应用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用于肝郁化火证。 杀虫-- 用于虫积腹痛。
3,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4,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脾胃虚寒者慎用。
沉香
1,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2,功效与应用 行气止痛一- 用于寒凝气滞证。 温中止呕-- 用于胃寒呕吐、呃逆。 纳气平喘一-用于虚喘及上盛下虚之痰饮咳嗽。
3,用法用量; 煎服,1~5g,后下。或研末冲服。
4,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阴虚火旺者慎用。
薤白
1,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2,功效与应用 通阳散结-- 用于胸痹心痛证。为胸痹之要药。 行气导滞--用于胃寒呕吐、呃逆胃肠气滞证。
3,用法用量; 煎服,5~10g。
4,使用注意; 本品有蒜臭,味微辣,故气虚无滞及胃弱纳呆、不耐蒜味者不宜用
乌药
1,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2,功效与应用 行气止痛-- 用于寒凝气滞证。 温肾散寒-- 用于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