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这是一篇关于新教材人教版选必一政治的思维导图,其中包含了: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原则:民主集中制,单一制,复合制等。
编辑于2022-05-06 13:57:45选必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单元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制的产生,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性质、职能
基本要素
人口、领土、职权和主权
性质
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根本);社会管理职能
民主与专政
民主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专政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力量,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联系
互相依存
凡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我国的国家性质
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新型民主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型专政
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与政体
国体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
即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国家管理形式。
代议制
含义
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特点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我国的职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它的原因
①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地位),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②决定着其他具体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载体。
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划分标准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
民主共和制度的特点
遵循民主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选举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阶级性
君主立宪的特点
①国家元首世袭,权力受限
②原因:资本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改良的产物
③评价: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
议会制和总统制
划分标准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议会制特点
①政府
在议会的基础上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政府首脑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选政府组成人员,来自于政见相同的议员,国家元首认命。
②议会
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请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组政府;
政府首脑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选新议会,成立新政府。
总统制特点
①权力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代表国家,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
②关系
总统独立于议会,不对议会负责,但某些大事受议会制约;
由选民选出,对选民负责,一般有任期
政党的产生、地位、目标
①政党的产生
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政党的地位
阶级的领导者
③政党的主要目标
执政
政党制度
①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类型
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
②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实质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地位)
利益集团含义、目标、途径、作用
①含义
具有共同利益,同政府提出诉求或施压方式,影响公共决策,社会团体。
②目标
不以取得或改变政权为目标,与政党不同
③影响政府的途径
游说、宣传、组选、集会、诉讼等
④作用
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主权的含义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国安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地位、体现、基本权利
①地位
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其他权力主体不可对其否决或驳回
②体现
A、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
B、以法律的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承认
③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A、独立权
内政、外交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
B、管辖权
管辖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
C、平等权
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
D、自卫权
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原则:民主集中制
①地方必须服从中央(集中)
②考虑地方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民主)
单一制
权力集中(中央)
A、中央最高权力
B、地方(普通行政区/自治区)接受中央统一领导,职权有权限
C、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依法组织地方公共机关;中央监督地方事务,不干涉地方事务(英国)
复合制
权力分散(中央和地方)
①联邦制特点(美国)
A、成员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权力是本身固有的,非联邦整体授予。
B、权限法定;各自权限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不得相互干涉。
②邦联制特点(英联邦、欧盟)
成员:主权国家,有类似国名(无意义),无国际法主体资格。
子主题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1.国家安全的含义、地位、核心
①含义
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②地位
国家的最高利益
③核心
国家主权
2.我国的总体安全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文化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家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3.“一国两制”
①一国
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②两制
两种制度,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二者的关系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并统一于“一国”
((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权”并非固有,是中央授予;“高度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中央对“高度自治权”的行驶具有监督权。))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1)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单极格局(美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尚未完全形成】
(3)原因
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
(4)影响
①多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有利于世界关系民主化,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国际竞争激烈,形成了国家间合作与竞争的局面
当今世界主要力量
一超(美国)、多强(中、欧盟、俄罗斯、日本、金砖等)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地位
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作用
一带一路、亚投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地位
重要力量、主力军(新秩序)
作用
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积极开展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
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基本形式
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竞争的实质
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影响因素
国家性质、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宗教、文化和历史)
A、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因素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材料
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材料
B、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
中国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①应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利益,【本国利益至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彰显中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②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增强国家实力来维护国家利益)
第四课和平与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1)和平问题
①含义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②重要性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前提
(2)发展问题
①含义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特点
A、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前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C、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共同利益)
(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多极化、科技)
(3)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世界贫富悬殊
原因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突出问题
南北发展不平衡
表现
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贫穷和饥饿
③世界局部动荡频发,......等全球性问题突出
怎么做
(1)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
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合法利益之上,......控制、干涉或侵略别国,损害别国利益,造成世界动荡
国际关系民主化内涵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核心、核心要义
形成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形势,在对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核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核心要义
A、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B、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C、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E、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
F、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H、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I、坚持以公平公正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J、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K、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中国外交政策表明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和平世界
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安全世界
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繁荣世界
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发包容世界
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在行动
1.坚持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探究二 贡献中国智慧
新时代中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在的方方面面。在次基础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指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一带一路”的核心
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是指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
原因: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各国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
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②贸易全球化
国际贸易
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③金融全球化
优势:不受时空限制
主要影响因素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③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载体
跨国公司
①含义
是指以母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②原因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③积极影响
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消极影响
实行跨过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经济全球化
①机遇
A、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B、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C、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优化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
D、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E、推动科技进步、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F、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②挑战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B、贫困和饥饿问题
C、全球产业结构的挑战带来的冲击
D、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③怎么做
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怎样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②要建设创新型(钥匙)、开放型(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③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球治理机制遵循的原则
平等(权力、机会、规则)、开放(理念、政策、机制)、合作(共商、共建、共赢)、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对外开放的原因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对外开放的格局
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1978年开始)
至今: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逐步健全
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A.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的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B.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性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C.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D.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贡献者
①.改革开放以来,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②.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市场、资本、产品、机会)。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国怎样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①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这、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②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③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含义、地位、分类
①含义
是指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②地位
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③分类
A、按成员性质分
政府间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按地理范围分
世界性国际组织(面向全世界)和区域性国际组织(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
C、按职能范围分
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职能--主要:科、教、文、卫等)
国际组织的机构
①议事和决策机构
全体成员参与的大会,享有广泛的权力
②执行机构
大会休会期间,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执行相关的决议,履行各种职能
③秘书处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
④司法机构
解决成员间的矛盾、纠纷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
产生
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表明了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作用
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